于此同时,活佛一行人才刚刚离开南直隶地界。</p>
准备要走长江航道,逆流而上,准备要尽快返回高原,让高原上的部落准备应对明军的大军。</p>
但是,活佛想不到的是,因为有电报在,他们这边还没离开南直隶呢,朱宏煜的圣旨就已经传到川蜀去了。</p>
而川蜀方面的明军也是在接到军令的第一时间,便动兵向着高原挺进。</p>
明军的军情传递速度,实在是太快了!</p>
大量的明军精骑在高原上驰骋,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高原人民带去自由和幸福。</p>
当然,这一句并不是明军在自吹,而是高原上的百姓的心声!</p>
对于那些被明军解救的,深受压迫的农奴而言,明军的骑兵可不就是给他们带去了自由和幸福吗?</p>
在明军精骑于高原上征战的同时,川蜀云贵方面的大明官员们也是忙活了起来。</p>
开始着手于安置那些被明军解救之后,离开高原来到汉地的农奴。</p>
对于这些农奴,大明这边也是采取分散安置的政策!</p>
一个县最多安置二三百人,如果云贵川蜀等地安排不下,就往关中,往湖广,往江南,往两广安置。</p>
反正大明现在不缺耕地,到处都需要人去开荒种地,保证大明的粮食供应。</p>
再加上工商的发展,整个大明到处都缺乏劳动力,不怕安置不了那些藏人。</p>
实在不行,把人迁移到辽东去开发黑土地去!</p>
虽然现在辽东的气候也算是苦寒,可那也得分和谁比,和高原的气候比起来,辽东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好不好?</p>
最起码,辽东的土地是足够肥沃的,不像高原,只能种青稞。</p>
反正朱宏煜是不会允许有地方的少民居民所占比例过线的!</p>
想要将那些少民汉化,教育是一方面,可你不要让一个地方聚居的少人太多,也是一方面。</p>
……</p>
大明光复三年,三月初!</p>
西域,叶尔羌城!</p>
原叶尔羌汗国故都!</p>
在打完哈密城的战役之后,吴周一路顺着塔里木河,推进到了叶尔羌城。</p>
距离中亚已经不远了!</p>
属于吴周的大旗在叶尔羌城上方飘扬,城内城外,数不清的兵马驻扎。</p>
叶尔羌城外,数不清的战马,驽马在奔驰驱策。</p>
那是吴三桂引以为依仗的关宁铁骑在演武!</p>
吴周在河套战役之后,本就缴获了大量的战马用于西征。</p>
而在接下来的一路西征的过程中,先是青海湖,后是哈密,敌人基本上都是不缺马匹的那种。</p>
每次战斗结束之后,在大破敌军的同时,吴周军都会缴获大量的战马!</p>
以至于,现在的吴周军基本上是极为奢侈的一人双马,嗯,包括随军的老弱妇孺在内,所有人都是一人双马。</p>
….还有盈余!</p>
现在吴周军的这个战马存栏量,比大明的战马存栏量都要多多了。</p>
现在已经开春了,所谓的料峭春寒也已经过去。</p>
但吴三桂却是身上裹着一层厚厚的披风,身旁还放着好几个火盆。</p>
站在叶尔羌城的城头,吴三桂眺望着城外的大军的演武,眼神中满是锐利。</p>
只是,此时的吴三桂却是气色却是并不太好,脸色发青,嘴唇泛白而缺乏血色,气息微弱,一幅命不久矣的模样。</p>
吴三桂的身体本就不好,一个冬天过去之后,吴三桂的身体在长途迁徙,以及西域的漫天风雪中彻底垮了下来。</p>
虽说不至于原地去世,但他再想要像以前一样纵马于战场,却也是不可能了。</p>
吴三桂甚至有预感,这座叶尔羌城,或许就将是他的埋骨之地。</p>
看着城外威势浩荡的骑兵集团,吴三桂胸中激荡着热血。</p>
现在,他吴三桂征伐西域,带着汉家军队宣扬汉家威仪于域外,扩土开疆万里。</p>
让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被汉家丢掉了西域,重回汉家治下。</p>
他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的事情,应该是可以翻篇了!</p>
就不信,他吴三桂都这么牛批了,以后的历史书上,还有人能说他吴三桂是历史的罪人。</p>
甚至他吴三桂将来还要带兵征伐天竺,将天竺也变成一片汉土。</p>
到时候,他吴三桂的功绩便更大了。.</p>
“应雄,应麒!”</p>
吴三桂收回了乱七八糟的思绪,声音虚弱的呼唤着自己的两个儿子。</p>
吴应雄和吴应麒听到吴三桂的呼唤,两人上前一步,来到了吴三桂身边。</p>
“父王!”</p>
吴三桂眯着眼睛,开口吩咐道。</p>
“接下来,我大周最重要的事情,除去要经常演武,保持军队战斗力之外。”</p>
“便是要提前向天竺方面派去商队,摸清楚天竺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作战计划。”</p>
“还有就是,要利用我军手上多余的马匹,去向大明再购买一批军火,尤其火炮。”</p>
“哎,毕竟等我军杀入天竺之后,再想要从大明哪里购买军火,可就没那么容易了。”</p>
倒不是说到时候大明就不卖了,主要是距离太远了。</p>
路上转运所需的花费就特么是一个大问题!</p>
吴周方面想要和大明购买军火,趁现在他们还在西域,或许是最后一次了。</p>
“在和大明购买军火,以及派出商队探路的这段时间之内,我大清也好在这叶尔羌城好好修整一段时间。”</p>
“吸纳一批蒙古人和畏吾尔人从军,成为我吴周大军的一员!”</p>
关宁军的主力虽说是汉人,但在这西域,主体民族却是蒙古人和畏吾尔人。</p>
这么长时间的征战下来,关宁军的减员问题是很严重的!</p>
而关宁军如果想要杀入天竺,现有的军队规模可不一定够。</p>
….虽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但现在的天竺和大唐时期的天竺究竟是不是同一回事,却是谁也不知道。</p>
为了保险起见,关宁军需要大量的仆从军来当炮灰,以确保接下来他们进攻天竺的战役能够完全胜利。</p>
炮灰从哪里来?</p>
只能是从西域本地征调。</p>
看看能不能忽悠一些蒙古人或者畏吾尔人从军,来给关宁军做炮灰。</p>
“父亲,此事怕是不好做啊!”</p>
吴应雄闻言,在一旁开口说道。</p>
他的脸上满是凝重之色。</p>
关宁军对西域而言,本就是侵略者。</p>
他们在西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民意基础可言,之所以能够在西域立足,靠的就是军队的威慑。</p>
这样的情况下,还想要西域的本地人从军,给他们做炮灰,实在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p>
吴三桂闻言,皱着眉头说道。</p>
“做不到就不做吗?”</p>
倒是吴应麒在一旁开口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