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海听闻此言,却是忍不住蹙眉。</p>
会喷火的黑管?</p>
应该是火枪吧?</p>
或者火炮也有可能。</p>
但罗刹鬼是什么玩意?</p>
现在这个时代,大明和西方的交流并不少,尤其是在大明开始鼓励工商发展,并对海外扩张拿下南洋以来,和西方各国接触的就更多了。</p>
但是,大明这边接触的较多的,都是荷兰,英国,葡萄牙,法国,西班牙等西欧国家。</p>
东欧的国家由于参与大航海较迟,在东方并没有什么存在感!</p>
而罗刹……</p>
怎么说呢,罗刹在欧洲也属于是蛮子的那种。</p>
那位部落酋长忽的话锋一转,开口说道。</p>
“如今王师来了,便有人能为我等主持公道了!”</p>
“实在是,实在是不胜感慨啊!”</p>
杜文海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便是恍然。</p>
他终于知道为何这个部落对于大明船队的到来,表现的如此激动兴奋了。</p>
原来,他们这是早就合计着要抱大腿了啊!</p>
“那些罗刹人在什么地方?”</p>
杜文海开口询问道。</p>
面对这些忽然出现在大明的奴儿干都司,但却不知来历的罗刹人,杜文海准备要派人去查探一下。</p>
无论如何,也要搞清楚这些罗刹人的来历和目的!</p>
然后通报朝廷,不管是战是和,总要让朝廷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是。</p>
部落酋长闻言,伸手指着西北方向说道。</p>
“就在西边的一条大江畔,罗刹人在大江畔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城堡……”</p>
部落酋长所言的大江正是黑龙江,而他口中的城堡,便是雅克萨城。</p>
而这个部落,应该便属于是达斡尔人的一只。</p>
杜文海闻言,点头说道。</p>
“放心吧,此事王师会为你等主持公道的!”</p>
杜文海已经下定决心,要派人顺江而上,去雅克萨那边一趟查探情况了。</p>
就在这时候,一名明军军官大步走木屋,来到杜文海身边,开口说道。</p>
“启禀指挥官大人,我军在海边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书庙街两字……”</p>
“对应永乐时期留下的舆图之后,基本可以确定我军所在的位置,正是庙街。”</p>
杜文海闻言,微微点头。</p>
心下却是已经作出了决断。</p>
“即刻派人去向朝廷飞报庙街之事!”</p>
“再让人做好在庙街修建港口码头的相应计划。”</p>
说罢这些杜文海转头对一旁的土着部落酋长开口说道。</p>
“放心吧,大明定会驱逐罗刹,为尔等部族主持公道的!”</p>
“但是,在此之前,朝廷需要在庙街修建一座码头,用于接引后续朝廷大军抵达。”</p>
“需要尔等部族为朝廷提供一些帮助,不知可否?”</p>
原本杜文海还琢磨着,朝廷要在这庙街修码头,不知该用什么借口才能既把码头修了,还能利用到当地部族的力量。….现在好了,理由这不就来了吗?</p>
既然你们想要借助大明朝廷的力量,驱虎吞狼来驱逐罗刹,为你们主持公道。</p>
那么你们总得为朝廷大军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吧?</p>
部落酋长闻言,直接点头说道。</p>
“这是应该的!”</p>
“既然朝廷肯发兵为我等主持公道,我等定然尽心尽力的为朝廷修筑大军抵达所需的码头。”</p>
杜文海笑着捋须。</p>
随后,他便开始同这些部族的首领进行宴饮。</p>
一杯杯从大明带来的高度美酒下肚,众人皆是喝的晕晕乎乎的。</p>
宴会过后,明军开始在庙街登陆修整。</p>
修整了几日之后,杜文海在庙街留下了一部分人,差不多二百名士兵,以及相应的工匠,用于营建港口和码头。</p>
然后大队则是继续北上,开始沿着海岸线,或是岛链,向着新大陆而去。</p>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探索新大陆,至于说庙街之事虽然也重要,但却不能让船队在庙街长久停留。</p>
在明军的船队主力离开之后,被留下的人员便开始着手于修建港口和码头。</p>
在这个过程中,明军的相关人员用各种货物为代价,雇佣当地部族的成员帮着干活儿。</p>
……</p>
大明光复三年,八月初!</p>
时节已是深秋,李广远押送着和硕特汗国的一众高层,走长江水道,一路返回了南京城。</p>
李广远骑在马背上,望着远处那座恢弘的城池,眼神却是有些陌生。</p>
城墙呢?</p>
我那么大一座城墙哪里去了?</p>
此时的南京城的外城城墙,已经被拆除了个差不多。</p>
来到南京城外,一眼望去便能看到城内的房屋和建筑。</p>
李广远的眼神中满是震撼之意,他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那边看。</p>
就在这时候,一队精骑从远处奔来,为首的是一名穿着内官衣服的太监。</p>
那队精骑一路奔到了李广远等人面前,那名小太监径直开口说道。</p>
“陛下口谕,召侯爷进宫觐见!”</p>
李广远闻言,点头说道。</p>
“劳烦公公带路!”</p>
说罢,他便在这名小太监的带领下,向着南京城内而去。</p>
而他身后的那些士卒和战俘,则是被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接手。</p>
战俘被投入了诏狱看押!</p>
士卒则是被安排在了南京城外的一座军营中,让他们原地修整,并准备接受封赏。</p>
李广远同这名小太监并辔而行,转头打量着四周的环境。</p>
他被派遣往川蜀主持军务,已经有好几年没回过南京了。</p>
如今一看,南京内外的变化真的很大。</p>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南京的城墙没了。</p>
李广远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城,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开口询问道。</p>
“林公公,这南京的城墙怎么没了?”</p>
林陪安闻言,笑着说道。</p>
“回侯爷的话,是陛下拿的主意。”….“拆掉南京的城墙,以方便南京的城市发展。”</p>
李广远闻言,点头说道。</p>
“是啊,这话没错!”</p>
“现在的南京,确实大了好多!”</p>
南京城的扩建计划上马之后,便一直没有停止。</p>
短短的一段时间之内,南京外城便扩建了十分之一。</p>
当然了,这扩建的十分之一多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区。</p>
朝廷正式规划的城建方案,目前还在纸面上,没能落实下来呢。</p>
目前正在走财政审批的流程!</p>
但建设部却也是已经在提前勘探地形,准备相应的扩建计划了。</p>
两人一路交谈,李广远也算是从这名小太监口中,了解了一下眼下朝廷的政局变化。</p>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皇城外。</p>
李广远被带去了洗漱更衣,整理仪容,准备觐见皇帝。</p>
而林陪安则是快步向着御书房而去,准备要向皇帝复命。</p>
御书房内,朱宏煜正在翻阅着奏书。</p>
看着奏书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朱宏煜脸上的表情是明显的喜意。</p>
这份奏章上,所上报的内容其实并非什么政务,而是大明皇家兵工厂上报的最新研究成果。</p>
兵工厂制作出了几辆蒸汽装甲车的样车,现在已经在着手准备实验了。</p>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这几辆样车在经过试验之后,或许能赶得上朝廷这次要举行的阅兵式。</p>
朱宏煜是很期待这蒸汽装甲车的亮相的!</p>
就在这时候,林陪安小跑着来到了御书房外,然后敲门求见。</p>
为朱宏煜带来了李广远入宫求见的消息。</p>
朱宏煜微微颔首,笑着吩咐道。</p>
“传令下去,让人即刻准备酒宴,朕要亲自为广远接风洗尘!”</p>
身旁的太监领命退了下去,一路小跑着去准备宴席。</p>
没让朱宏煜等多长时间,李广远便穿着一身新衣,来到了朱宏煜面前。</p>
“末将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李广远躬身下拜,态度相当的恭敬。</p>
朱宏煜从椅子上起身,大步走到李广远身边,将其搀扶起来,然后开口说道。</p>
“哈哈,免礼,免礼!”</p>
“这次高原之行,广远你辛苦了!”</p>
“看看现在,你可要比之前黑了好多,也瘦了好多!”</p>
高原上气候严寒,太阳的紫外线还很强,李广远在高原上跑了一圈,整个人黑了不止一个度。</p>
并且,由于在高原上作战时,明军几乎一路都是在玩奔袭,李广远更是瘦了很多。</p>
朱宏煜用力拍了拍李广远的肩膀,脸上满是笑容。</p>
“为了大明,这都是末将应该做的!”</p>
李广远脸色十分郑重的说道。</p>
嗯,这是政治正确!</p>
没的说!</p>
朱宏煜哈哈大笑,十分的开怀,一边拉着李广远往偏殿走去,一边开口说道。</p>
“卿家此次征伐和硕特汗国,擒获贼酋,破其国都,实在是扬我大明国威于高原。”….“扩土数千里,功莫大焉!”</p>
“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和朕讲!”</p>
虽然高原上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土地贫瘠,资源也很贵乏。</p>
但那个地理位置却是相当的重要!</p>
控制高原,便能威慑整个中亚,南亚等地,可不是说说而已。</p>
李广远能为大明打下整个高原,功劳可是不小。</p>
朱宏煜想着,或许这次的功劳,可以让李广远身上的侯爵再往上提一级。</p>
朱宏煜带着李广远来到了偏殿,偏殿中早已准备好了酒席。</p>
各自落座之后,朱宏煜开始同李广远讲话,询问李广远在高原上的见闻。</p>
两人相谈甚欢,从高原上的见闻,再到战争中军队的表现,再到新武器的试验情况……甚至两人还聊到了幼时的共同经历。</p>
就在两人相谈甚欢之时,外边有人来禀报道。</p>
“陛下,皇后娘娘在外求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