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压根没有提前准备,否则不至于这么仓促。</p>
而陪葬帝陵的话,就没有那么多说的了。.</p>
反正现在帝陵的大体结构已经修建完成,只要再抓紧将一间耳室精修出来,郑成功的棺木就可以向入土了。</p>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陪葬帝陵的殊荣!</p>
这种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p>
唯有和皇帝足够亲近的心腹臣子,并且还得立下足够的功劳,才能得到陪葬帝陵的待遇。</p>
毕竟,陪葬帝陵那可是在蹭皇家的风水。</p>
除此之外,朱宏煜还准备亲自为郑成功写一对挽联,以做悼念之用。</p>
朱宏煜命人取来了纸笔,沾满了墨水,然后开始书写。</p>
上联:半生飘零,忠孝难全,唯见碧血丹心日月高悬!</p>
下联:一生征战,山河破碎,却有铁骨铮铮擎天架海!</p>
横批:英魂永存。</p>
写罢之后,朱宏煜搁下了手中的毛笔,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p>
脸上是难言的疲惫!</p>
此时的他,不光是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理上感觉很累。</p>
……</p>
由于有电报的存在,郑成功病故的消息当天便传到了郑经手上。</p>
在接到南京传来的电报之时,郑经起初是不敢置信的。</p>
但等他确定事情属实之后,当即便抛下了手头的事情,带着自己的随从轻装启程,一路要返回南京奔丧。</p>
自大员出发,先是走海路北上至长江口,然后转走长江航道,一路向西。</p>
只用了十余日的的功夫,郑经便返回了南京城。</p>
随着郑经返回,郑成功的治丧也是正式开始。</p>
延平王府内外悬挂着白帆白灯笼,中门大开以供前来吊唁的人进出。</p>
巨大的奠字被张贴的当初都是!</p>
朝中文武,勋贵,以及大量的郑成功的旧部,都来到灵前上香。</p>
很多人都是哭的泣不成声。</p>
就连朱宏煜也是亲自出面,为郑成功上香,并送上了他亲自书写的挽联。</p>
治丧和吊唁持续了三日,三日之后,便是发丧的日子。</p>
这一天,南京城的朱雀大街被清空。….送葬的队伍走出了延平王府,然后一路向着南京城外而去。</p>
一位亲王的葬礼,排场是很惊人的。</p>
在郑成功的葬礼上,朱宏煜全程在场。</p>
甚至在抬棺的时候,朱宏煜也有参与,虽然他没有抬全程,只是在起棺的时候搭了把手,出了王府他便不管了!</p>
但也算是给足了郑成功殊荣!</p>
皇帝抬棺这种事情,有史以来也没有发生过几次。</p>
送葬的队伍离开了南京城,来到了南京城外,前往了紫金山皇陵。</p>
大明太祖皇帝的孝陵便在紫金山之中。</p>
朱宏煜便也将自己的帝陵选址定在了紫金山。</p>
距离孝陵并不远!</p>
正如同燕京的天寿山十三陵一般。</p>
既然朱宏煜定都在南京了,那皇陵肯定是要修在紫金山的。</p>
……</p>
结束了给郑成功的治丧,朱宏煜带队返回了皇城。</p>
揉了揉疲惫的面颊,夜已经深了。</p>
但朱宏煜并没有去休息,而是下令给秘书处,让秘书处准备起草让郑经继位延平王的诏书。</p>
然后便是想着该如何下令调整朝廷在大员岛的官员任免。</p>
在郑成功忽然暴毙之前,郑经一直被外放为官。</p>
从一开始的担任厦门特别经济开发区的主官,一路升任到了大员岛的布政使。</p>
他的仕途从始至终都是很通畅的!</p>
但是,既然现在郑经要继任延平王的爵位了,那肯定是不能再继续外放为官了。</p>
因为,不管是郑成功还是李定国,自从入京之后,两人便都没有离开过南京。</p>
即使外出,也会先向皇帝请旨。</p>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并不想君王猜忌自己。</p>
朱宏煜没有刻意要求,但他们还是这样做了,这也算是君臣之间的默契吧!</p>
既然现在郑经卸任了大员布政使,那么总得有人去接任。</p>
而接任的官员如何安排,便是现在朱宏煜需要考虑的问题。</p>
……</p>
大明光复三年,十月!</p>
时间已然入秋,南京城内的气候再次寒冷了起来。</p>
虽然小冰河期已经逐渐过去,但冬天的南京城依旧不算好熬。</p>
朱宏煜在御书房内处理着政务,将秘书处,内阁筛查过一遍的奏章再过目一下,做一下重要的批示。</p>
与此同时,一则来自北边奴儿干都司的消息,也是传到了南京城。</p>
被送到了朱宏煜的桉头!</p>
朱宏煜翻看着手头的东行舰队的军报,脸上的表情满是沉思之色。</p>
东行舰队在北上行至庙街一带时,在沿岸发现了一只达斡尔人的部落。</p>
从这些达斡尔人的口中得知,罗刹人在黑龙江流域修建了一座城,极大了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p>
如果朱宏煜没猜错的话,这座城,应该就是雅克萨城!</p>
也就是清俄雅克萨之战爆发的地方!</p>
杜文海派将雅克萨城的有关消息传回了南京,请求朝廷作出决断,是否要发兵收复雅克萨城。….朱宏煜思虑一阵,下令召集内阁相关官员,准备商讨军略。</p>
对于是否要发兵收复雅克萨,朱宏煜没有丝毫的犹豫。</p>
只有一个字,打!</p>
必须收复!</p>
没有第二个选择!</p>
朱宏煜刚刚在考虑的,并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该怎么打的问题!</p>
毕竟历史上康麻子都能在西边面临着准格尔汗国的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派兵北上同罗刹人做过一场。</p>
那大明就更不能怂了,他朱宏煜丢不起这脸!</p>
没让朱宏煜等多长时间,内阁的官员们在接到口谕之后,便都来到了朱宏煜的御书房。</p>
朱宏煜端坐在上首位置,目光炯炯的在人群中扫过,然后开口说道。</p>
“根据东行舰队传回来的消息,杜文海等人在庙街登陆之后,遭遇了一只达斡尔人的部落。”</p>
“根据这只达斡尔部落的供述可知,罗刹人派兵侵占了我大明的奴儿干都司,并在黑龙江流域筑城,想要形成既定事实。”</p>
“朕今日传召诸位卿家前来,就是想要讨论一下朝廷该如何发兵收复失地!”</p>
一名官员闻言,站出来反对道。</p>
“启禀陛下,奴儿干都司乃苦寒之地,如同鸡肋,朝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且还在万里之外,朝廷若发兵收复,必定靡费军费,怕是得不偿失。”</p>
现在的大明上下,整体对于奴儿干都司那边是不怎么在意的。</p>
因为,那边的环境实在是太苦寒了,不怎么适合人类生存。</p>
每年有近一半的时候是冬季,气温动辄零下数十度,气候苦寒到了极致。</p>
除去罗刹人,其他民族都是很难适应那边的气候的。</p>
朝廷即使收复奴儿干都司,也没什么实际好处。</p>
那破地方非但不能给朝廷提供赋税,人丁。</p>
打下来之后,还需要朝廷再派兵驻守,光是靡费军饷了。</p>
朱宏煜闻言,并没有生气。</p>
因为这名官员虽然是和他唱反调,但出发点也是为了大明好。</p>
因为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看来,奴儿干都司那地方确实没啥用。</p>
其实吧,如果不是朱宏煜知道那些现在看起来荒凉无比的地方,地下究竟埋藏着多么丰富的资源。</p>
朱宏煜也没动力派兵去收复奴儿干都司!</p>
现在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多也就是生产点皮毛,渔获,或者是药材什么的,连种地都没办法种,实在是没什么价值。</p>
况且,大明能出产这些资源的地方多了去了。</p>
如果不是为了子孙后代,以及那些现在还无法开采的,地底下的财富,朱宏煜是真的看不上这种苦寒之地。</p>
有那精力,他去开发新大陆不香吗?</p>
朱宏煜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p>
“大明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p>
“据朕所知,现在的罗刹人正在不断的向着奴儿干都司移民,增兵。”….“我大明若不能趁罗刹人立足未稳之际,收复奴儿干都司,则北边说不定又要出一个建奴了。”</p>
朱宏煜知道,如果自己用别的理由来劝说朝臣同意自己发兵收复奴儿干都司,朝臣们不一定会答应。</p>
但是,如果自己是用国防安全来做借口,那么就不会再有人反对了。</p>
现在的大明朝廷在经历了建奴之患后,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已经产生了PTSD。</p>
一提游牧民族的威胁,很多平常看起来以和为贵的家伙,都有几率直接被点燃。</p>
如果一个炸药桶一般直接爆炸!</p>
虽然罗刹人不是游牧民族,但出现在大明北疆的他们,又和游牧民族有着很多相同的特性。</p>
都是从北边来的,都喜欢抢掠屠杀,都奉行弱肉强食的原则……</p>
十分值得大明为之警惕!</p>
很显然,在朱宏煜说出这话之后,朝臣们便都被说服了。</p>
对于皇帝要发兵收复奴儿干都司,不再有反对意见。</p>
“陛下圣明!”</p>
内阁的大员们纷纷开口说道。</p>
只是,就在朱宏煜准备开口商讨具体的征讨方略之时。</p>
大明财政部部长却是站出来说道。</p>
“启禀陛下,朝廷若要在奴儿干都司驻军,则靡费甚巨。”</p>
“微臣的意见是,朝廷可以发兵收复失地,但最好不要长时间驻军。”</p>
他的意思是大明最好打完就撤。</p>
这完全是出于财政方面的考虑。</p>
在这个时代,想要在万里之外驻军,真的是太费钱了!</p>
这也是为什么康熙在打完雅克萨之战后,并没有选择在雅克萨驻军的原因之一。</p>
说白了,还是那地方太穷,也太苦寒了。</p>
要驻军的话,得不偿失!</p>
不驻军的话,罗刹人肯定会卷土重来。</p>
但是,如果要在那里驻军,光是给军队送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p>
一年驻军的花费,甚至要比朝廷在当地一年能受到的税赋还要多的多。</p>
完全就是在往里边贴钱!</p>
康麻子一琢磨,觉得会亏。</p>
然后就弃地了。</p>
就这么一个破地还废那力气干嘛,谁爱要谁要去,反正我大清是不要了。</p>
朱宏煜闻言,再次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p>
“朕说过了,我大明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p>
他的态度很强硬!</p>
很显然,他现在不是在和人商量,而是在下令。</p>
见此,内阁的诸位大员也就都不再说什么了。</p>
因为在大明,朱宏煜决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反对。</p>
这就是一个开国帝王的权威!</p>
朱宏煜征询他们的意见是一回事,但真正能做决定的还是朱宏煜自己。</p>
目光扫视一圈,朱宏煜接着开口说道。</p>
“朝廷想要在奴儿干都司驻军,所需的花费其实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夸张!”</p>
“如果是要走陆路向边疆转运兵员和物资,花费确实少不了,奴儿干都司的崇山峻岭,沼泽泥潭,将会使得大量的军需物资被消耗在转运的路上。”</p>
“以至于朝廷在边疆的驻军的成本大增!”</p>
“但如果是走水路呢?”</p>
“物资由南京出发,走水路北上,然后一路行至庙街,再由庙街外海转为内河运输。”</p>
“紧接着,船队沿着黑龙江朔江而上,便可以将物资转运到雅克萨城了。”</p>
“走水路,压根不需要多少花费。”</p>
“大军换防,或是增援的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p>
“如果朝廷只是在雅克萨一带驻扎一只数千人的军队,维持一下朝廷在奴儿干都司的军事存在,朕相信朝廷是可以负担的起的。”</p>
朱宏煜话音落下,御书房内的诸位大臣齐齐开口说道。</p>
“吾皇圣明!”</p>
就连财政部部长也是站出来说道。</p>
“还请陛下赎罪,是老臣目光狭隘了!”</p>
朱宏煜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说道。</p>
“无妨,卿家也是一心为了朝廷!”</p>
很显然,朱宏煜并没有要怪罪他的意思。.</p>
听风煮雨夜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