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p>
贾诩的防守,比袁绍所想的还要顽强。</p>
六月初五日,袁绍动兵进攻皇宫。</p>
双方交战一夜,袁绍前驱部队被堵在南宫门前,难以涉入。</p>
到了天色将明之时,逢纪向袁绍提议:“朱儁等坚守外城,而贾诩在内拱卫两宫,二者遭我等阻截,消息难以来往。”</p>
“可暂将兵马退去,又派一支人马伪装成朱儁败军,诈入南宫之中,则南宫可得也!”</p>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为求站稳脚跟,这一路人马务必用精锐兵将!”</p>
“我去便是!”吴匡应声答道。</p>
作为大将军何进手下两根武力台柱,张璋、吴匡这两人的地位其实要远在袁绍麾下的颜、文等人之上。</p>
能与他相比的,也只有顶着西园校尉头衔的淳于琼等辈了。</p>
袁绍迅速实施。</p>
天色将亮未亮之际,进攻南宫的兵马如潮水一般退去。</p>
“是要休战么?”张绣眉头微蹙,将此事告知坐镇中央的贾诩。</p>
“休战就好!休战就好!”</p>
张让早已手足无措,不断擦着冷汗。</p>
进攻两宫的袁绍有六七千人,而城外的外军更是有上万人!</p>
自己这方呢?</p>
贾诩四千人、朱儁三千人。</p>
无论哪一方失利,带来的后果都是满盘皆输!</p>
“自古宫变政变,从来只有赢家和死人。”</p>
“目的未成,哪有休战的道理?”</p>
贾诩摇头否认,道:“且先观察,敌人或有其他手段。”</p>
不久,南宫之外,兵马惶惶而走,约有近千人。</p>
他们退到南宫之外,又用担架抬着一道血淋淋的人影,在外呼喊:</p>
“我们是朱公伟所部!”</p>
“袁绍部将颜良破了南城,军败而归,请求入宫避身!”</p>
消息传到这边,张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p>
“外城已失!?”</p>
“那岂不是说……稍后外军也会杀到两宫之外?”</p>
“快!快!快放朱公伟的人进来!”</p>
“人多一些,总能多守一些时间!”</p>
传令军并未行动,而是盯着贾诩,等待着他的命令。</p>
贾诩沉吟许久,忽然道:“叫佑维过来。”</p>
“是!”</p>
片刻,张绣至:“先生有什么要交代么?”</p>
“你带着人,收集宫内火油与可燃之物,弃于夹墙之内的通道。”</p>
“做完这一切,命令军士从复道转移入北宫。”</p>
贾诩平静说道。</p>
张绣脸色变了变:“先生要在南宫纵火?”</p>
“万万使不得!”张让又从地上跳了起来,气喘如雷:“纵火焚皇宫,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p>
贾诩瞥了他一眼:“今夜若是袁绍杀了进来,常侍认为我等能活么?”</p>
“至于纵火焚宫一事……谁最后输了,谁就是那个焚宫之人,常侍可懂我的意思?”</p>
“可是!”张让面色发紧:“败来的不是朱公伟的人么?那可是我们自己人啊!”</p>
“若朱公伟兵败,袁绍在外城得胜,则应加紧攻势才是,怎会提前退去呢?”贾诩含笑摇头:“显然,这是袁绍见破两宫不能,急中生出一计罢了。”</p>
张让惊疑不定。</p>
张绣则面露恍然,同时又问:“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要放弃南宫呢?”</p>
贾诩收起笑意,被迫一叹:“朱公伟手中只有三千人,需分守四面十二门,城内情况又不安稳,能守一二日已是了不得了。”</p>
“我军兵少,地盘太大反而难以久守。”</p>
“南宫迟早要失守,能趁机换掉袁绍精锐之军,那是最好不过了。”</p>
“先生妙算!”</p>
张绣心服口服,立即带人去办了。</p>
守在南宫门口的人尚在拖延。</p>
而张绣则带着人紧锣密鼓地安排放火事宜。</p>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张绣打开南宫宫门,接纳吴匡入内。</p>
“宫门已开,兄弟们给我杀!”</p>
吴匡持刀大吼,督军猛冲而入。</p>
原来的守军则迅速后退,撤进复道往北宫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