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不客气,王镇也是一声冷哼:“或降或死,你选一条路吧!”</p>
“我要你的命!”</p>
郭太怒气愈盛,为防部下心变,他对左右道:“大将军何等威武,岂是这群宵小所能撼动?”</p>
“都给我听着!都别做了软骨头,今日立下大功,好处少不了我们的!”</p>
“是!”</p>
部下将校纷纷拔出佩剑,同时召集自己的部曲。</p>
原本,郭太在关内是有决定性话语权的。</p>
毕竟他官职比对方高,人马也比对方多。</p>
可现在不同,敌人骑兵汹涌而入,力量对比早已逆转。</p>
郭太胜利的唯一希望,就是冒死将冲进来的骑兵部分赶出或斩杀,而后及时封上关门!</p>
无疑,这样做代价极大。</p>
“不知死活!”</p>
王镇冷笑不已,着人传话雷、韩二将,让他们带人来灭杀郭太!</p>
就在郭太打算搏命之际,一名军士出面阻止了他:“郭将军不必搏命,往关外退便是。”</p>
郭太怒喝:“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教我做事?”</p>
拔剑就要将其劈杀!</p>
来人不慌不忙,笑着在袖筒里一扯,扯出一截彩色衣袖。</p>
郭太目光一缩:“绣衣!?”</p>
“然!”</p>
对方点头,猛地扯断那截袖子,甩给郭太。</p>
衣袖之上,龙飞凤舞,是骠骑长史钟繇的字迹!</p>
“君侯竟早有应对!”</p>
见信后,郭太冷冷一笑,接着道:“撤!”</p>
对方进入关卡的人还不多,郭太想撤还是相当容易的。</p>
郭太一走,轘辕关瞬间易手。</p>
“郭太拒绝投降,率军后撤,只怕会回援雒阳。”王镇对韩、雷二将道。</p>
“他麾下皆是步卒,等他赶到雒阳,什么都晚了。”</p>
韩晞满不在乎,继而又道:“只是,他若走漏消息,可否会影响雒阳的司徒呢?”</p>
“这不难。”王镇大笑一声:“我大可倒打一耙!郭太贼寇出身,论起在朝中的信誉,如何能与我王氏相提并论?”</p>
“那就好!”</p>
消息传到洛阳,果然如王镇所言。</p>
被打成反贼的不是王镇,而是郭太!</p>
王允自有说辞:</p>
其一,郭太人多,王镇人少,郭太献关的能力强于王镇,而王镇则无力反击;</p>
其二,郭太是白波贼出身,与河东大族多有关联,担心遭受牵连,有充足的造反动机;</p>
其三,王镇刚蒙恩上任,感激都来不及,何来造反理由?</p>
加上其人在朝中巨大的号召力,敲下郭太的罪名,几乎是轻而易举的。</p>
于是,非但雒阳城外严防郭太,防止这‘反贼’入城开门,郭太的家人也被第一时间下狱。</p>
“虽有万骑偷关而过,然雒阳城坚,禁军数量尤胜对方,敌军不足为虑!”</p>
这是朝臣们统一的看法。</p>
到了夜里,王允再次召集众人,分配任务:</p>
“子琰公。”王允取出一封诏书,交于黄琬:“劳你持此诏书,将卢子干、朱公伟等人召至南宫。”</p>
“以议事名义,将他们拖在尚书台。”</p>
黄琬,祖父黄琼曾任太尉,出身荆州大族安陆黄氏,现任少府,在官场中威望甚高。</p>
至于诏书,则是王允提前从何后处求得。</p>
“好。”黄琬颔首,将诏书接过。</p>
“彦龙。”</p>
“司徒!”</p>
年轻的孙资当即起身。</p>
孙资,太原人,父母早丧,由兄嫂抚养长大,被推荐到太学求学后,得到同乡王允的赏识。</p>
为谋大事,王允将其引为亲信。</p>
“你领着城内响应大族,直扑骠骑大将军府。”</p>
“能破府而入则最好,若是不能,也要将出路堵死……尤其不要让马云禄出来!”</p>
孙资点头之间,吕布连忙插话:“不要伤了貂蝉。”</p>
“放心!”</p>
“奉先。”</p>
王允转身,又取出诏书交给吕布:</p>
“你持此诏,前往虎贲羽林营。”</p>
“凭借此诏,你可暂领两营军权。”</p>
“然而,庞德、麴义皆是老辣武夫,与皇甫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怕不会轻易从命。”</p>
“届时,还要看你雷霆手段!”</p>
吕布接诏:“您放心!”</p>
接着,便是洛阳令司马防。</p>
洛阳城门,除了城门校尉外,洛阳令还掌握着一扇城门——秏门!</p>
秏门的位置,就在三公府右侧,为的是在城禁之后,朝廷命令出入。</p>
“等城外诸军赶到,你即刻开城接应。”</p>
“只要大军入雒,则大事成矣!”</p>
司马防拱手:“防必竭力为之!”</p>
吩咐完毕,王允举杯:“匡扶大汉,铲除皇甫,就在今夜!”</p>
众人低声响应:“匡扶大汉,铲除皇甫!”</p>
城外,骑兵在经过最后一次休整后,以极快速度拉拢和雒阳的距离。</p>
城内,杀机汹汹!</p>
王允迈着急促的脚步,进入了北宫。</p>
与此同时,卢植、朱儁等人也被诏书诓骗,抵达南宫尚书台。</p>
一进门,卢植目光一扫,顿时眉头皱起!</p>
何后、张让、王允、钟繇皆不在……那是谁主张的尚书台议事!?</p>
杨彪率先发问:“子琰是哪来的诏书?夜里宣我们到此,又所为何事?”</p>
黄琬沉吟片刻,向众人拱手:“不敢有瞒,夜召诸位,是为复汉之事。”</p>
诸公脸色齐变。</p>
朱儁更是怒喝:“你这是何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