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量成的表兄弟陈宁,自幼在大宋进学,年前刚回大理国,替高家办事。</p>
得知此事,他匆匆而来。</p>
一见到高量成,便连忙劝谏:“大哥,不可与宋帝为敌!”</p>
“金人用心险恶,他们就是要利用我大理国,消耗大宋。”</p>
“或许大宋会损失一些人力物力,但最后我大理国肯定会被灭。”</p>
“身为南陲小国,岂能与大宋这等上邦帝国为敌?”</p>
高量成知道陈宁学识不浅,否则也不会派人把他交回大理国,给家族出力。</p>
但此时,陈宁的一番话,却令高量成极为不悦。</p>
“兄弟,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p>
“你在宋国进学几年,难不成连宋人那软弱习气都学会了?”</p>
“除非宋国倾尽国力,否则想要对抗宋军,并非难事。”</p>
听到这话,陈宁心里凉了半截。</p>
别人不知道大宋这段时间的变化,陈宁岂会不知?</p>
他不想眼睁睁看着整个家族往火坑里跳,近乎哀求道:“今日之宋,绝不是昔日之宋能够相比。”</p>
“自赵桓登基以来,宋国武风日益强盛。”</p>
“既平衡文武,又大力削减冗兵。”</p>
“现在的宋军,既有钱,又极为精练,战斗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p>
“与宋军打仗,绝不可能赢。”</p>
由于现场还有不少蛮族首领,陈宇这番话,无疑有动摇军心之嫌。</p>
高量成直接站起身,冷声呵斥:“谁说不能赢?我四蛮八夷大军,再加上大理国精锐,难道还打不过赵桓区区两千五百人?”</p>
陈宁直接反问一句:“大哥也知道赵桓身边还有两千五百人。”</p>
“那他来的时候,身边有多少人?”</p>
高量成直接被怼了一个哑口无言。</p>
赵桓击败蛮族联军一事,确实太过骇人,根据可靠消息显示,赵桓麾下的亲兵,阵亡者不超过十人。</p>
以不到十人的代价,击溃数万蛮族联军?</p>
即便是说书先生都不敢这么吹嘘。</p>
可问题,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p>
就在高量成不知该如何应答之际,氐族首领元义,直接大声驳斥起来。</p>
“部落联军缺乏甲胄和破甲武器,在开阔地野战中,遭遇全甲宋军,自然无力为战。”</p>
“只要一支部队崩溃,整个部队都会受到牵连。”</p>
“赵桓又不是消灭了联军,只是击溃了联军而已。”</p>
“我们既然要和赵桓作战,自然要扬长避短,绝不跟赵桓正面对垒。”</p>
“只要进了山,下了河,宋军的甲胄就是累赘,只有挨打的份。”</p>
元义的话,算是给高量成解了围。</p>
他当即顺着元义的话往下说:“没错,四蛮八夷大军,足够在大理国境内耗垮宋军,待到宋军筋疲力尽之际,再由我麾下大军一击即破。”</p>
见高量成和部落首领,如此盲目自信,陈宇的心里更加悲观。</p>
他摇头叹息,无奈道:“人是活的,不是死的。”</p>
“上山下河,宋军不傻,岂会穿着厚重的甲胄,进行山地战,丛林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