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都,此时又近深秋,寒风萧瑟,街上的行人大多面有愁容,行色匆匆。
卫渊走在通向宫门的大道上,路遇的官员都纷纷上前见礼,那些坐在轿中的二品三品大员也都急忙停轿,上来见礼。只从官员们的逢迎,就知卫渊地位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卫渊初任节度使,虽然也是二品,但当时随便哪个二品看卫渊时都是用鼻孔看的。而现在再遇卫渊,实权二品则是努力要比卫渊低半个头,没啥实权的二品,头低得还够不着卫渊的肩。若非卫渊生得高大,这些官员难免要苦一下脖子和老腰了。
此时时近黄昏,大朝会正午前就已经结束,下午一般在政事堂处理重要事项。此刻应该是政事堂议事刚刚结束,卫渊就看到了好几个政事堂任职的人。不过他既没有看到左相,也没看到右相。
卫渊心中有数,自己走的是进出宫门的惟一大路,两位宰辅必然要走这里。这是得到了自己进京的消息,有意的避而不见。
卫渊早有预料,左相右相身为朝廷权势前两位的大员,同属清流,对他这外戚出身、又交好阉党的自然看不惯。偏偏卫渊又做大了,看不惯也干不掉,索性避而不见,以免心烦。
入宫之后,刘全功就迎了上来,道:“卫大人突然赶到,实在让咱家不及准备,没法好好迎接。圣王今儿正在御书房,咱家这就带您过去。”
“有劳刘公公了。”卫渊就塞过去一个小布包。
刘全功摸着那布包里似有几条沉重之物,但又有些热得烫手,不禁问道:“这又是何宝物?”
卫渊笑道:“地心炎玉,仙人们用的材料。拿来使的话,比仙银好用。”
“原来是仙家之物!这,这让咱家如何受用得起?”刘全功赶紧往回推。
卫渊道:“此物不换东西,自用也是极好的,平时放一块在被窝中,苦寒之夜也能温暖如春。就是用久了容易心火上涌,房间不能太小,且需要多服阴凉药物化解。”
刘全功顿足,道:“这……唉!那我就愧领了,只是现在我也没什么可以帮你的,心中有愧啊!”
一路行来,卫渊似是不经意的问:“大王过往常去金刚禅院最近怎么去得少了?”
“近来赵国入寇,政务繁忙,大王也不能日日往城外跑。”
卫渊点了点头,没有再问,而是随着刘全功进了御书房。书房内摆着张椅子,英王也坐在里面。
卫渊向英王见过礼,晋王便道:“得到你的消息,英王便一定要回王都来见一见你。孤觉得此事反正也要找英王商议,就召他回来了。你先说一说吧。”
卫渊便道:“赵国狼子野心,肯定不会占了百里之地就罢休。根本之计,乃是富国强兵,只要我大晋能有无敌铁军,敌人便无隙可趁。”
晋王道:“这里也没有外人,无用之话就不用说了。孤连起码的税都收不上来,何谈富国?”
此事卫渊胸有成竹,道:“大晋沃野万里,人口众多,在九国中都可列入前三,自然是富的,只是看富的是民,是国,还是世家。当下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是因为财富十有八九都流入世家口袋。
他们吃得太多,又不上税,大王只向贫苦百姓征税,又能征到几两银子?且贫苦百姓,十有六七也是挂靠在世家名下,这部分人的税都是世家收,而不是朝廷收。”
英王道:“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如何破局?地方大族、各郡县官吏,十之八九与世家有丝丝缕缕的关系。朝堂各大佬阁员,俱是一体。想要向世家征税,除非把满朝文武都给开革了,然后才能推行新法。”
晋王淡定道:“开革是没有用的。今天我开革了他们一个重要位置,明天孤的碗里就可能有人下毒。早年孤想削清流,结果光是孤的孩子,出了各种意外的就有六个!孤要是断了他们财路,他们也敢要孤的命。”
英王叹道:“世家与清流盘根错节,又与四圣书院、大宝华净土勾结纠缠,早就长成参天大树,根须已经伸到了国家各个角落。若是把这些根须全砍了,恐怕大晋也完了。”
卫渊道:“大晋乃是武祖布局之子这王位总落不到别人手里去。”
英王轻咳一声,欲言又止。
晋王却不顾忌,道:“王位虽然还是姓吕,但王位上坐的可没说一定是孤。到时那些人换个三岁孩子上来,也非不可能。”
讨论到这里,卫渊就进入正题:“微臣愿为大王分忧!微臣可为大晋提供全套青冥军的装备,大王只需要给我几郡征税权和矿权即可。大王不好意思去收的税,由我来收。每得一郡,微臣愿为大晋捐献十万套甲胄军械!”
晋王明显有些意外,但他还没说话,英王已经双眼一亮,问:“军械中有多少飞剑枪?”
“这批军械配比按照青冥当下军队配制设定的,飞剑枪因只能供道基修士使用,对北方边军来说,数量可能会有些不足。若英王另有需要,我再补足就是。”
卫渊说得谦虚,但英王心下雪亮,青冥之中,现在道基总数怕是已经超过五千,或许还会更多。军中编制的道基数量肯定远超边军,比禁军那些二世祖更是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英王又问:“火枪呢?初代还是二代?”
“青冥早已不产初代,全部是二代。”
所谓二代就是采用雷霆砂、灵木炭等配出来的第二代火药。青冥历经多次大战,手中火器威力比晋国自制版本大得多,这又不是能保密的事,各位大员早就知道青冥另有火药秘方,只不过一时难以破解罢了。
问到这里,英王已经是满面红光,腾地站起,道:“大王,答应他!”
晋王还在犹豫,英王又道:“大王,何为国本?不是仙银,不是军器,而是北境那些精锐士卒!只要有他们在,大晋的天就塌不下来。这批军械早一天到位,士卒就能少死很多!这才是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