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话,你还要辅佐太子登基呢。”</p>
曹昂拉着诸葛亮的手,轻声叹道:“孔明,朕有心退位了。”</p>
“老师?”</p>
诸葛亮满是惊愕,众所周知,曹昂的身体很好。</p>
“自贞观二十五年,朕就逐渐放权给太子,现在禅位,也不会引起太大波折。”</p>
“天子怎么会这么想?”</p>
“古往今来的天子,都想长生不老,始皇帝、汉文、汉武,为了长生,求取丹药,费了多少精力,又出了多少洋相。</p>
世间之事,寿命是最公平的,不论是天子,还是贩夫走卒,没有人能长生。</p>
我做了三十六年天子,十年诸侯,时间太长了。</p>
现在朝廷之中,我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只要想做的,哪怕是摘天上的星星,都有人去做。</p>
多少君王羡慕啊。</p>
可在我看来,这不是好事。年纪越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弱,守旧之心越多,越会不思进取,耽于享乐。</p>
而威望越高,便越不会有人给你讲真话。</p>
因为怕你,所以哄着你。</p>
稍有闪失,便会铸成大错。</p>
那些明君到老之后,多会昏庸,便是如此。</p>
提前禅位,享该享之乐,做想做之事。哪怕朝堂真的出了问题,还有个拨乱反正的人。</p>
太子的能力我很相信,可是他顺风顺水多年,三十多年的太子,一旦登基,肯定想当家做主。这样很容易就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p>
能辅弼太子,稳固朝堂的,只有你一人。”</p>
“老师,我。”</p>
“孔明,我这一生,立功,立德,立言,能传承我事业的,不是太子,不是仲达和伯言,而是你。”</p>
诸葛亮听得泪流满面。</p>
“老师,敢不尽心竭力乎?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曹昂留下一幅字离开。</p>
出了诸葛亮的府邸,曹昂仍是满心担忧,不知诸葛亮能否好起来。</p>
到了晚上,司马懿也来看望诸葛亮。</p>
随着年纪增长,司马懿不仅不再讨厌这个师弟,反而有些喜欢他。人生在世,得一对手,其实也足矣。</p>
进了屋内,看到榻上的诸葛亮,司马懿笑道:“孔明,你这是要让位?”</p>
“师兄见我要死,故意来奚落我的?”</p>
“确实是奚落,但我可不想你死。你死了,怎么给我做次相?”</p>
诸葛亮听了,也忍不住笑起来。</p>
“师兄莫忘了,政事堂排名,庞士元在你前,庞士元身体素来康健,能活八十岁。师兄熬走我,也熬不走他。”</p>
“庞士元小儿辈,不值一提。”</p>
这是司马懿看到桌案上的纸,拿了起来。</p>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司马懿看了有些沉默,半晌后才压着嗓子说道:“老师来过了?”</p>
“嗯!”</p>
“老师是觉得,你跟他一样,都是圣人啊。”</p>
“我如何能与老师比?”</p>
“可老师心中,你们是一样的。”</p>
司马懿放下纸,低声叹道:“孔明,这些年,我一直在跟你比,自觉能力不差于你,也不明白老师为何最喜欢你。</p>
直到今日,我才明白。</p>
我比你少了一分私心,多了一分功利。</p>
我不如你也。”</p>
······</p>
永乐八年(246年),左相诸葛亮病逝,时年六十六岁,谥号“文正”。</p>
(传说魏延不踏翻七星灯,诸葛亮就能续命一际,一际为十二年。)</p>
······</p>
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身在广陵的曹昂也是忍不住落下眼泪。</p>
孔明到底还是走了。</p>
孔明,这一世,或许你的人生不会再如上一世那般在历史上如此绚烂夺目,可至少,你不用再过得那么痛苦。</p>
诸葛亮病逝后,步骘继任左相,一年后去世。</p>
庞统又继任左相,三年后去世。</p>
永乐十三年(251年)春,司马懿继任左相,同年八月逝世,时年七十三岁,谥号“文忠”。</p>
师兄弟二人,配享太庙。</p>
······</p>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p>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p>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p>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