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鲁滨漂流之不逊重生 > 第76章 海上升明月

第76章 海上升明月

收拾好心情,鲁斌趁着此时风向正佳,升上全帆往西边大岛的方向驶去。</p>

海上行船如果能碰到正合适的风向,那可真是太难得了,一般远距离航行都是靠着季风航行。</p>

所以古代航海,哪怕是从渤海到南海也经常要一年一个来回,就是在等待季风的冬夏交替。</p>

比如以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为例,就是在等东北季风助力南下福建。</p>

夏季的西南季风给船只提供了自南向北的动力,同时,西南季风在七八月份达到最强风力,西印度洋沿岸的北向流速为一年最大值,再次助力船舶向北航行。</p>

而冬季,船只自北向南返航,该区域的海流也不会对回航造成明显阻碍。</p>

因为中国古代的航海基本是以商业行为和外交行为为主,所以并不过分追求航速。</p>

每年的季风风向比较一致,所以风帆的操纵上来说,就不需要像欧洲人一样使用那么多的水手和各种各样的帆具。</p>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选择用竹篾编制硬船帆的目的,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风。</p>

而欧洲殖民者国家以保护殖民贸易而发展的风帆战舰,就恰好相反,那是为暴力而生的战争机器,一切都以提高船只的作战性能为主,所以大量的帆具就是为了利用好各种不一样的风况。</p>

……</p>

……</p>

———————————————</p>

鲁斌的具体方案是沿着西南方向,贴着星期五部落所在的那个大火山岛航行,不过当然是不会过于靠近就是了。</p>

然后到达岛屿的外海之后,再转向正西方向一路航行。</p>

一直到能看到南美大陆为止,再贴着海岸线向南航行。沿岸一定得记录好水文特征和地貌特征。</p>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定位工具,所以鲁斌只能按照一些既定地理坐标来记录航线。</p>

不然的话,能逃出来,记不得回家的路,岂不是哭死。</p>

由于南美大陆这边的海岸线还没有被开发过,人迹罕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鲁斌是不准备靠岸补给的。</p>

一是在没有港口停泊的条件下,不了解近海的水文特征,非常容易出现触礁事故。</p>

虽然鲁斌的梅丽号吃水比较浅,可还是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p>

二是这边海岸线现在依然是野人的天下,贸然靠岸殊为不智。</p>

而一直在海上航行更为安全一些,至少野人的独木舟是撵不上鲁斌的梅丽号的。</p>

……</p>

……</p>

三角纵帆的操纵极佳,鲁斌只靠几根活动的缆绳就可以一个人轻松驾驭,不过相对来横帆来说,速度还是偏慢的。</p>

这也是鲁斌的取舍吧,毕竟一开始计划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出海,就算航速再快,也比不过便捷性。</p>

鲁斌大概估算了一下,现在顺风全帆状态下,大概能跑出个7节左右的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p>

“嗯,约等于13公里每小时,和我蹬自行车差不多……”</p>

……</p>

那个大岛离着希望岛有45-60海里的距离,起码还要8、9个小时才能到,估计等开到附近天都黑了……</p>

趁着风向稳定,鲁斌把帆索和舵杆固定住,开启定速巡航模式。</p>

这会儿就可以在船上来回活动了,鲁斌在船上灵活自如。</p>

这得感谢鲁滨逊留给他的技能包没,不然光是晕船你就不可能一个人驾船出海。</p>

……</p>

虽然这具身体已经无数次体验过出海的感觉了,可是鲁斌这还是真正意义的头一回。</p>

望着辽阔无垠的大海,鲁斌还是有些莫名的兴奋的。</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