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船坞里的水逐渐被排空,梅丽号也被架在坞底。</p>
这是梅丽号自下水以来第一次露出船底的真容,鲁斌再一次看到之时,依旧忍不住的自豪。</p>
这是他两年以来的日日夜夜思索、劳作的结晶!虽然有所妥协,可依旧能称得上完美!</p>
鲁斌从船舱里拿出梅丽号的模型,是的,这个模型鲁斌一直都放在水手箱里。(其实是我忘记写了)</p>
一边拆解着模型的部件,鲁斌一边对照着梅丽号进行讲解。</p>
从龙骨的分段榫接、到船肋阶梯形的作用、再到水密隔舱的作用、底舱架空层的减摇摆、双层船板的自密性、舵片的不对称设计。</p>
鲁斌事无巨细的讲解着每一个步骤的原理和每一道工艺的作用。</p>
从不同海况下船型的选择,到不同材料对于性能的影响,最后到不同工艺的互补性。</p>
抛开鲁斌动手能力不谈,建立在后世几百年的、完善的、船舶知识的积累与失败经验的总结,那和这个时代的眼光完全不在一个维度。</p>
鲁斌把一众船工说的一愣一愣的。</p>
一众资深船工从开始的略带不屑,到“好像有那么点意思”,到“嗦嘚嘶呢~”,再到满脸震惊,最后到一脸崇拜。</p>
伦勃朗在他们脸上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生百态、什么又叫做神级变脸。</p>
伦勃朗在一旁重温了一遍更加细致的造船知识,眼里满是“宠溺”和“不愧是我”的表情。</p>
鲁斌讲的口干舌燥,过分的投入使他早已忘了一开始装逼打脸的目的,这种好为人师,和炫耀知识的优越感让人无比着迷。</p>
至于说担心技术泄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首先这个时代基本没有“跳槽”这个概念。</p>
然后这儿可是在法外之地圭亚那!鲁斌相信伦勃朗还是有能力让几个“不听话”的人消失的。</p>
再者,这个时代的技术泄密并不是靠着一两个知情者就能做到的,否则也不会出现燧发枪和火绳枪共用一百多年的事情了。</p>
在这个缺乏理论基础和科学实验的时代,历史是拥有惯性的,技术的试错也是需要巨大成本的。</p>
还有关于一些类似水密隔舱的中式设计泄漏的问题,其实东方航海技术在这个时代早已远远落后西方了。</p>
一两个没有技术壁垒的巧思,根本达不到“资敌”的标准。</p>
最后就是鲁斌哪怕掌握了再多领先时代的知识,还是需要这么一群熟练的船工们帮自己实现心中的图纸。</p>
而这个远离世界焦点的河口镇,正是自己猥琐发育的最佳地点!</p>
之前也有想过去群圣湾的萨尔瓦多造船,可当鲁斌一踏入这儿就改变了这个想法。</p>
这里离着希望岛和加勒比海这么近,河口镇才是迈出自己第一步最好的地方!</p>
………………………..</p>
拉回到船坞</p>
“那么……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们听懂了吗?”</p>
鲁斌一脸倨傲,转身对着众人,双手一摊。</p>
众人噤若寒蝉,一个个面露尴尬。</p>
“那么……那位出头鸟…啊不,维米尔先生?您来说说对于造船而言,是你懂还是我懂啊?”</p>
约翰内斯·维米尔双脸憋出猪肝色,怒道:“我…我承认…你确实是个天才!我们确实都不如你!可是你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来羞辱我们!!”</p>
鲁斌闻言嗤笑:“一开始不是说造过的船比我见过的都多嘛,怎么这会儿又认怂了,看来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嘛……”</p>
维米尔咬了咬牙,斩钉截铁的说道:“好!我说到做到!我明天就离开这里!从你的眼前消失!!”</p>
“哈哈哈哈哈,不要这么快就认输嘛,那多没有意思啊?你就不想用我的方法造一艘更大更好的船来击败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