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推荐阅读:

第五章 给知青讲课

《路》</p>

撑一支竹竿,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寻,那粼粼的波光,尽是消失的过去。</p>

……</p>

刷刷刷!</p>

王继东的笔尖划过考卷,不过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写下了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p>

因为题目少,整个考试过程,他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p>

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王继东起身交卷。</p>

这期间,也有几个交卷的。</p>

不过,他们交的要么是白卷,要么就答的乱七八糟。</p>

更有凑数的考生,一道题没答不说,甚至还在试卷上画了一个棱角分明的鸭蛋。</p>

这一年的高考,学苗参差不齐,许多考生都是被父母逼着过来考试的。</p>

白胡子老头见王继东这么早交卷,以为他也是个混子。</p>

他接过试卷,打眼那么一扫,整个人都是一愣。</p>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手无比秀气的小楷,光是这字,就能让考卷加分。</p>

老头朝着那些答案看去,发现那些题目的答案竟也接近标准答案。</p>

“是个好苗子啊!”</p>

惊叹之余,老头忍不住朝着那篇作文看去。</p>

“撑一支竹竿,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寻……”</p>

老头越是看下去,心中便越是惊讶。</p>

这篇文章文笔优美,立意深刻,引经据典,着实是一篇好文章。</p>

他实在无法想象,如此年轻的一个毛头小子,居然可以写出这样的锦绣文章来。</p>

“是个人才啊!”</p>

最后,老头朝着试卷的左上角看去。</p>

“王继东……”</p>

他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字。</p>

下午是政治考试,许多高考原题,王继东已经不记得了。</p>

不过,他这段时间复习的不错,即便不记得高考原题了,基本也都答下来了。</p>

接下来的考试也都差不多。</p>

等到高考接近尾声的时候,他的心态也越发平稳,再也没有考第一科时候的紧张了。</p>

保守估计,满分四百分,他应该能上三百。</p>

至于到底多少分,却又不好估计了。</p>

走出考场,看着那夕阳的余晖,王继东笑了。</p>

这么多年了,他头一次这么开心,发自内心的开心。</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