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这鱼真大,应南就是厉害,家东边的王伟民也经常去逮鱼,就没见着他逮着这么大的,还是应南会抓鱼,这长大了指定出息。”</p>
宋母被柳桂琴的话说的心里乐开了花,对宋应南抓鱼的事情也暂时消了火,</p>
临近中午宋老实拉着一平板车的芦苇花回来了,</p>
宋母见着老伴回来,</p>
“呦,今年这芦苇花挺好的,你咋了割了这么老些?”</p>
宋老实磕了一下手里的老汉烟道:“这还多,我在去晚点,芦苇荡要被薅要了,今年这天啊怕是比往年都要冷,我寻思给家里一人做一双毛窝子,暖和。”</p>
“老三媳妇不是给勾了毛线棉鞋了吗?你还做啥啊,歇歇吧,怪累的。”</p>
“呵呵呵,那鞋我老头子不舍得往外穿,在家没事的时候穿,要出门还是穿毛窝子,雨啊雪的不怕,去年我那件应兰送过来的大棉袄,你拆了把棉花弄出来,回头毛窝子做出来,你把棉花缝进去,让娃们暖和暖和。”</p>
“啥?不行,那么好的棉袄呢,拆了多可惜,你都没穿过两回!”</p>
“你咋这么多事,那是大闺女孝敬我的,我说拆就拆。”</p>
“行行行,就你疼孙女是吧,我说不拆你的,没说不拆我的,应兰还给我拿了一件呢,我的厚实,几个孙女用不了多少棉花,从棉衣里拿出来一点棉花就行了。”M..</p>
“这样也成,别光拆你棉袄,我的棉袄也厚实,你看还是闺女好吧,给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p>
“哼!”</p>
宋母瞥了他一眼回了厨房,喊了王艳梅和柳桂琴端菜端端饭。</p>
中午这一顿饭在宋家算是丰盛的,一道清炒菠菜,一道胡萝卜鲫鱼汤,一道白菜猪肉炖粉条,一笸箩玉米面和黑豆面掺和做的窝窝头。</p>
这样的饭菜就是过年也是头一份的,甚至有的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这么一顿,</p>
一大家子坐在堂屋的饭桌上,许诺也在,宋应玲端着一碗饭菜去了她房间看孩子,</p>
原本她不想过来的,不过毕竟王艳梅和柳桂琴带着孩子刚回来,她想着吃两口就回去,</p>
桌子上的饭菜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她想回去吃螺蛳粉,</p>
而且就宋应玲一个小丫头在房间吃饭,还要看孩子,她觉着心里难受,</p>
宋老实作为一家之主开启了欢迎词,之后就是吃饭,</p>
宋应南想吃柳桂琴做的鱼汤不是一天两天了,</p>
他给大丫几个一人盛了一碗汤,</p>
“先喝鱼汤,一会小叔给你们加肉吃。”</p>
大丫几个看了一眼饭桌上的大人,低头开始小口小口的喝汤,</p>
宋应南咕咕噜噜喝了几大口,看着大丫几个忍不住催促道:“快喝,小叔专门给你们逮的鱼,大口的喝。”</p>
大丫道:“小叔你和爷爷吃,我们不爱吃鱼肉。”她始终记得金贵的东西要给出劳力的人吃。</p>
柳桂琴做的鱼汤确实好喝,许诺几个大人一人夹了一块,</p>
“咋不爱吃呢,专门逮的呢,别不舍得,鱼都死了,你们不吃留着给狗吃吗?”</p>
许诺:“…………”</p>
宋父/宋母:“……………”</p>
王艳梅/柳桂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