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造出一台汲水机,必须给内务府五块银圆的授权费。</p>
因为军械司将这专权,无偿转交给了内务府。</p>
但也是如此,大量的商人也瞅到了商机,准备参与其中,获得利益。</p>
盖因为其中的利益实在太庞大了。</p>
仅仅是一县之地,对汲水机的需求就达到上百台,而全国上千县,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p>
同时,大明的地域实在太大,北方的百姓需要汲取河水,而南方的百姓则需要防范水灾,排量大且持续的汲水机,自然是倍受欢迎。</p>
哪座城池没有经历过涝灾?</p>
这里面的市场保守估计不下千万块银圆。</p>
而投入成本不过几千上万块。</p>
大明庞大的国土,自然无法造成赢者通吃,反而不少的份额被散去。</p>
……</p>
太子携带着十几位妾室,乘船从运河南下,不急不缓,倒是悠闲。</p>
逮至凤阳附近,他不得不下船,去往祭拜。</p>
作为大明曾经的中都,凤阳名声赫赫,对于藩王们来说,凤阳高墙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p>
昔日庞大的凤阳府,如今一分为三,分别为阜阳府,宿州府,凤阳府,凤阳府的人口也缩减不少。</p>
不过,镇守太监还是会安排的。</p>
显然,绍武皇帝觉得凤阳圈禁可谓生不如死,绝对适合那么违法乱纪的宗室子弟。</p>
朱存渠去瞅了一眼,里面看押着几十人,一个个闲着无聊,坐在院子里看天空,怕是天上白云,飞过了几只鸟都清楚了。</p>
凤阳高墙内,没有树木,只有一片不大的天空,以及无边的寂寞。</p>
就连吃饭,都会从狗洞一般的口子中递过来,没人开口说一句话。</p>
前明时期,建庶人,吴庶人等,直接养废了,都不会说话,犹如痴儿。</p>
在这种环境下,怎能不会如此。</p>
朱存渠到底是心善,顾念亲亲之义:“让他们不要那么闲着。”</p>
“找点事给他们干,不然人就真的傻了。”</p>
“可,殿下,让他们做什么?”镇守太监结结巴巴道。</p>
对于这群人,他可不敢乱来,不然一</p>
顶帽子扣下来,就糟糕了。</p>
“种地栽花,除草,总之安排辛苦的活,让他们自食其力,免得日后出去了不知道做事……”</p>
“殿下圣明!”镇守太监心中一叹,您倒是仁慈,对我们来说可是重担了。</p>
但他却不敢说什么,只能应下。</p>
离开了凤阳,太子继续南下。</p>
其规模虽然比皇帝小很多,但声势却不小,反而比当年的皇帝还要热烈。</p>
太子是未来的储君,这是给未来投资,谁敢乱来。</p>
更不要提,太子如今是两广总督,手握实权,焉知翌日不会出任他地?</p>
江南也是很有可能的。</p>
故而,朱存渠是每天宴请不断,但他都拒绝了,一心向南而去。</p>
他本来是想坐海船的,但海浪的风险让他不敢乱来,只能作罢,从陆路返归。</p>
不过,他还是去往松江府的江南造船厂去巡视了一圈。</p>
绍武朝与前明不同,国营的造船厂被废,全部采用的私人造船场,当然了,其承包的自然是皇商。</p>
这样一来,控制权还是在大明手里,只是从朝廷转变为皇帝罢了。</p>
坏处还是有的,购船的成本高了数成。</p>
毕竟官营船厂工匠被廉价使用,物料同样也低,而私营船厂则是要为利润服务。</p>
江南造船场是典型的私营船场,一年制造数十艘大船,水师的三千料,五千料大船,多半在这里采购。</p>
偌大的造船厂,一次性十余艘船只在船坞中建造,工匠们如同蚂蚁一般在上下跳动,可谓是辛苦。</p>
仰观着五千料大船,朱存渠忍不住心惊:“何其庞大!”</p>
“殿下,这是未来水师的主力舰。”</p>
船厂之主低声介绍道:“使用的三桅杆,上下三层火炮,足以装备五十门以上的大炮,在整个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p>
“水师为何要建造庞大船舰?”</p>
朱存渠忽然问道。</p>
“好像是东印度公司船大些,朝廷不能比不了……”</p>
朱存渠不满意这样的答案。</p>
如果只是比较的话,那水师还有什么意义?</p>
不过,一介商贾又有何眼界?</p>
在他看来,这些水师是武力震慑诸藩,同时也是维护大明海上利益的根基。</p>
海关庞大的收入,即使他不了解,但也耳闻多年,用朝廷的钱养水师维护内帑的钱财之道。</p>
松江知府陪着太子逛了一圈,回到了府衙。</p>
朱存渠对于松江府还是挺感兴趣的。</p>
随着时间的推移,松江府在去年超过了苏州府,获得天下第一府的殊荣。</p>
人口超过三百万,赋税更是达到了九百万之巨,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府。</p>
固然有海关的原因,但其发展的本身身原因是离不开的。</p>
岭南的第一府广州,如今也才一百五十万众,赋税更只有百万块,相差太大了。</p>
“松江府百业之中,何业最兴?”</p>
“禀殿下,唯有布行最为兴盛!”知府如实道:“仅棉布,我松江一年可织千万匹,出口海外诸国上百万,国内诸省也争之抢之。”</p>
“三户之中,必有一家有织布机,女工之昌盛世之罕见!”</p>
知府说着笑话道:“松江陪嫁之风极盛,区区人家少则一二十块,多则百八十,以至于彩礼也水涨船高,让不少男人苦不堪言。”</p>
“举家借贷娶妻,也是常有之事!”</p>
“此乃陋习!”朱存渠直接否定,面色严肃道:“尔作为知府,不可漠视,定然要管制一二。”</p>
“婚丧嫁娶乃人之常事,可不能任其肆意妄为,举家借贷娶妻,这是何等丧心病狂?”</p>
“殿下所言极是,臣定然会约束之!”知府心惊肉跳,忙不迭道。</p>
在松江府走马观花了一圈,朱存渠这才向南去向了浙江。</p>
待到了广州时,时间已经到了九月。</p>
九月的广州是闷热的,朱存渠也不得不合乎时宜地换上了木屐,整个人显得很是放松。</p>
广西巡抚过来参见,张口就让他震惊了:</p>
“殿下,广西阖省苦穷,皆因无海关之故,臣请殿下广开恩典,将廉州府开关……”</p>
跪了几天,人废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