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大明世祖 > 第四十六章选择

第四十六章选择

灰蒙蒙的天空,仿佛一道垂下的帷幕,低沉地压制着草原上的一切。</p>

“去,去”朝鲁骑在马上,看着压抑的天空,忙不迭地驱赶起牛羊来。</p>

几只猎犬也识趣地叫唤起来,跳跃着,省却了他不少的力气。</p>

不一会儿工夫,一百多只羊就被赶回了羊圈。</p>

他又不得闲,将拴在木桩上的两头牛解开,远离那仅余下草根的地面。</p>

至于马儿,早就聪明地回到了马厩,窝在栏子中,躺在干草上迷瞪着。</p>

朝鲁嘿嘿一笑,骑着马,牵着两匹马,带着木桶,去往了两里外。</p>

这里有一口井,用石头遮盖的严实,砌上了砖石,辘轳上的麻绳已经发了毛,显然是用了不少。</p>

这是朝廷的政策,也是为了促使牧民们定居,方便查验。</p>

毕竟在草原上,无论干什么都离不开水。</p>

除了河流外,井水的存在就会让牧民们不自觉地聚集起来,无法逃离朝廷的掌控。</p>

牧民们也颇为欢喜,乐意这件事。</p>

以往在草原上遇到干旱,河流枯竭,牛羊只能被渴死,而如今水井的存在,不知救活多少人。</p>

朝鲁也是喜欢。</p>

他总觉得人和牛羊同饮水河水很不干净,也很恶心,谁也不知道在上游会不会有尸体,或者粪便入内。</p>

几年前他在千户社学那里听过半年的课,知道什么叫大明,什么皇帝,以及一些千户区外的事。</p>

而不是像自己的父母那样,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p>

“还是这水干净!”</p>

瞅着井底的碎石,以及用砖头砌成的井壁,他松了口气。</p>

他终于赶在井水浑浊之前到了。</p>

木桶被捞起,然后又甩下去,提起来了。</p>

足足装了四桶,每匹马背放置两桶,然后脚步迅速地回家。</p>

果然,不到一会儿功夫,天空中已经下起了毛毛细雨。</p>

“果真是要下雨!”</p>

他忙将一桶水倒在了马圈,余下的三桶则倒在大水缸,才满了七成。</p>

这大水缸是他从市集上买来的,足有半人高,花了五毫钱才买到手,稀罕的很。</p>

用碗舀起水入铁锅,然后吊在了火堆上。</p>

他捡起干草,然后用镰刀刮了几下,引燃后放在火堆上,又架了两块木头。</p>

似乎又不放心,他又放了两块煤炭。</p>

“朝鲁!”这时候,从卧室里走出了女人的声音:“你在做甚?”</p>

“额吉,我在烧水呢,外面下了雨,怕是待会就得下雪了。”</p>

“哦!”额吉的声音平缓:“快黑了,你待会趁着火势煮饭吧!”</p>

“哦!”</p>

作为家中长子,年不过十八的他并没有资格读书,家里也支撑不起。</p>

二弟则去了喇嘛庙,送了十块银圆后成了小喇嘛,伺候在佛祖身边。</p>

三弟则送到了千户所,给千户放羊,或者说一边学习操练骑术,射术。</p>

如果有可能,将来会参加那达慕大会,成为蒙古进士,亦或者等到某位藩王就藩,来草原招募亲军时,去向应召。</p>

近些年来,草原上的人口增多,不少人都爱去种田,有的去北海那里混口饭吃。</p>

在草原上,虽然牛羊不准越界,但对于自由来往的牧民,可没有什么界限,只要不啃食人家的牧草即可。</p>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几声欢快的犬吠。</p>

然后一个圆脸的中年蒙古大汉,披着从汉人那里买来的斗笠,湿漉漉地掀开了帐子。</p>

“阿布!”朝鲁喊了一句,虽然依旧在煮着热粥,削着几块肉碎入锅中,不时地捏着碎盐,心思不宁。</p>

“快入冬了,雨越下越多了!”</p>

男人脱下斗笠,大饼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我离开这几天,苜宿草长得咋样?”</p>

“长得极好,咱们的窖中能藏满呢,整个冬天都不用愁了!”</p>

听到这,朝鲁才回过神来,笑着说道:“冬天还能多下几个崽,吃着羊奶呢!”</p>

“羊不要紧,得多养牛!”男人忙道:“我打听了,现在一头牛可能卖十块钱,抵得上二十头羊,值钱多了!”</p>

朝鲁闻言,点头称是。</p>

“这苜宿草是真的好,以往这几千来亩地,养一百头羊就撑死了,如今来看,再养一倍也成。”</p>

男人高兴道:“明年我们再养十头牛,卖了给你娶媳妇!”</p>

苜宿草别看适合草原生长,但是从来就没有大规模的普及过,一直都是中原在种。</p>

因为对于牧民来说,地广人稀,遍地都是青草,根本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来种苜宿草。</p>

但随着大明对草原的征服,一个个千户区,百户区的限定,使得牧民们走场的地方被迫定居。</p>

大多牧民只有冬歇草场和秋放草场,空间被压缩。</p>

让他们定居的因素有三个。</p>

青贮,让牧草发酵,足以保持牛羊过冬,使得越冬牧场不再那么紧缺。</p>

苜宿草,让劣质的牧场草量大增,能养活更多的牛羊。</p>

喇嘛庙,让信仰成为牧民的锚点,不得不以其为中心。</p>

当然了,定居的舒适度也比游牧来的强,物资交换什么的也方便,也越来越受到牧民们的喜欢。</p>

闻听这话,朝鲁大喜:“阿布,您说定了?”</p>

“朱勒豁得,朱家是你额吉的娘家,他们好说话,几个女子也踏实能干,只要三头牛,十头羊就能嫁过来!”</p>

男人叹道:“现在娶女子越来越贵了,前两年两头牛就够了,哪里需要什么羊啊!”</p>

“所以我得提前给你定好了,不然还得涨!”</p>

“明年秋天娶亲,后年我们赖哈图德家就能添丁了!”</p>

“阿布,是赖家!”</p>

朝奉还未言语,只听到一声插话。</p>

旋即,一个年轻的身影走了进来,脸上泛出喜悦:“大哥,恭喜了!”</p>

“什么赖家,我只知道赖哈图德家族!”</p>

大汉摇摇头,然后舀起一碗汤来尝尝,似乎嫌弃太淡了,又加了点盐。</p>

“呼德,我的兄弟,你回来了!”朝鲁高兴地拥抱起来,对于幼弟的归来很是高兴。</p>

“是啊,我怕你们收割苜宿草累了,所以就回来帮忙,二哥在喇嘛庙里也托我带了一些香油,这是供奉在菩萨面前。”</p>

呼德笑道:“加在饭菜,能够保佑我们家长寿安康!”</p>

“阿弥陀佛!”这时,阿布则恭敬异常,双手握十,将香油缓缓地提过来,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p>

“这是我们家最贵重的东西,只有等到客人来的时候才吃!”</p>

呼德则道:“阿布,以后在家里说说就罢了,在外面要说咱们家是姓赖!”</p>

“知道了”拖着长长的尾音,老头颇有几分倔强。</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