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样也好,若真的因为找不到愿意收留自己的夫子,而错过了明年的县试,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呢!</p>
“好,既然你要拜我为师,我就暂且先考考你,看你水平如何吧!”</p>
庄静庵说着,便随手拿起了书桌上的《论语》。</p>
既然收了云逸做徒弟,庄静庵当下便拿出了夫子的威仪。</p>
他想要考校一下云逸在科举上的学问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这样他才可以因材施教。</p>
“还请先生考校。”</p>
云逸见庄静庵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不由也是摇头苦笑。</p>
庄静庵随手翻看着手中的书,只是还没翻几页,眉头不由就皱了起来。</p>
只见他把书一合,便朝着云逸开口道:</p>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p>
云逸见考校已经开始,连忙收拾了情绪,认真答道:</p>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庄静庵微微点了点头。</p>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p>
云逸很自然的接道:</p>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p>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p>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p>
庄静庵按照《论语》各篇,大致考校了一遍。</p>
云逸基本都是对答如流。</p>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p>
正当云逸以为考校已经结束时,庄静庵突然又继续道。</p>
这不是《论语》上的内容吧?</p>
云逸略一思索,便想起这是《孟子》上的内容,于是连忙应对道:</p>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p>
庄静庵有些惊讶得看了云逸一眼,随后又继续说道:</p>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p>
这是又跳到大学了啊!</p>
云逸这次倒没有愣神太久,直接开口答道:</p>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p>
等云逸把《大学》背完,庄静庵的脸色不由更加古怪起来。</p>
“你已经把四书背诵的如此熟练,为何至今没有通过童生试呢?”</p>
“学生也是最近才突然开了窍,以前浑浑噩噩的内容,现在背诵起来简直如有神助。”</p>
云逸看了沈幼薇一眼,如实回答道。</p>
“开窍?”</p>
听了云逸的话,庄静庵不由一阵好奇,不过随后又释然道:</p>
“类似的情形古籍上也多有记载,既然你有如此气运,那以后更需多加努力,争取早日金榜题名,”</p>
“学生感谢先生教诲。”</p>
见考校已经结束,云逸不由也长舒了一口气。</p>
这几日虽说他也经常翻看四书五经,可是由于时日尚浅,记忆并不算深刻。</p>
刚才被庄静庵考校时,让云逸恍惚有回到学生时代被老师考察背课文的感觉。</p>
“云逸,你为何读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