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洪武生存指南 > 第018章 恐惧源于未知

第018章 恐惧源于未知

你说救生?</p>

船上有救生小船,还有古人设计的救生衣。</p>

你说这是硬帆,人家大航海用的可是软帆,先进啊!</p>

扯淡!</p>

至少现有条件下,朱塬找不到对脚下巨舟发挥的地方。</p>

也不是没想法。</p>

想按个蒸汽机……</p>

啐!</p>

还是要一步步来啊。</p>

先回到即将开展的事情本身,运粮。</p>

这些日子阅读各种资料,询问各色人等,朱塬已经大致有了自己的思路。</p>

是否可行……</p>

还是那句话,一步步来。</p>

傍晚时分,船队停泊在江阴。</p>

其实连夜航行也没问题,这样明早可以到太仓,如果运气好遇到顺风,明日傍晚就能抵达明州。</p>

华高坚决不同意。</p>

朱塬做出了一半妥协,另一半,是没下船,不想再折腾这江阴小城,毕竟这一行二十多艘船只,三千多人,上上下下就是一场大热闹。</p>

朱塬不让人下船,也算是练兵。</p>

毕竟这船上很多人之后都要出海,少则十天多则一个多月都别想靠岸,就当提前熟悉一下。</p>

顺带测试刚刚造好的仪器。</p>

牵星仪。</p>

朱塬起的名字。</p>

熟悉古代航海的,大概都听说过牵星术,简单来说就一点,测量北极星的角度,以确认纬度。古人不一定有纬度的概念,但也知道不同位置北极星与地平线之间的角度是不同的。</p>

传统的牵星设备,叫做牵星板,六块大小木板,手持木板伸长手臂进行对照,哪一块对上了北极星,大概就是结果。</p>

想想都粗糙。</p>

知道了原理,朱塬最近设计的牵星仪,其实也很简单,一块三尺见方的木板底座,上面安装一个只有钢笔粗细的观测铜管,用于观测北极星。铜管连接可跟随转动的指针,指针旁立着零到九十度的半弧形刻度尺,其实就是一块竖版,半径与正方形的木板底座相当,因为够大,刻度非常精细,能够达到零点一度。</p>

再就是,木板底座四角装有水平尺,就是后来依靠液体水平原理的那种,确保底座水平。其实水平尺也很早出现,不是新鲜东西,朱塬这些日子翻阅的《梦溪笔谈》里就有记载。</p>

老天爷都配合,今夜大好晴天,满天星斗。</p>

这次观测不仅引来了整个船队所有稍稍上得了台面的文武官员围观,还设立了外围岗哨,严禁闲杂人等靠近。一群人好似要进行什么神秘祭祀的架势。</p>

确实也没人觉得这是一件平常事。</p>

就像是‘家学渊源’的刘琏,白天时看到地球仪,那眼神……好像白蚁精见了一大块木头,朱塬真怕他啃上去。</p>

这牵星仪也一样。</p>

因为按照朱塬给出的理论,牵星仪真有用的话,就可以相对更加精确地测出明州到胶州的距离。</p>

很简单。</p>

地球八万里直径,每一个纬度,大概222里,更何况,这牵星仪还精确到零点一度。</p>

虽然这算法误差非常大,有经度偏差,地球也不是个标准圆,但,推翻当下动辄万里海路的说法,已经绰绰有余。</p>

哪有万里之遥?</p>

朱塬记得一句话,恐惧源于未知。</p>

海洋实在是太大,存在太多未知,让人恐惧,因此使得古人长达数千年时间不敢轻易探索。</p>

当下,如果大海不再那么神秘,再说开拓海洋,也就不再那么让人望而却步。这也是朱塬之前日夜赶工做出了地球仪的原因。</p>

/133/133513/31347640.htl</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