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一段野史,李文忠不断劝谏老朱要减少使用宦官,避免前朝宦官干政之祸,反反复复地劝,把老朱惹急了,老朱没有惩罚自己的外甥,而是下令杀光了外甥家的门客。</p>
你不让我用宦官,你也别用门客罢!</p>
而正史中,老朱的一些儿子做了荒唐事,王爷们没事,最重的惩罚也只是剃光全身毛发,但,倒霉的,却是王府的属官。</p>
朱塬现在的目标很大。</p>
某些人从朱塬这里找不到破绽,难免转向他身边人。朱塬不希望某些事情发生,只能未雨绸缪。</p>
黎圭听朱塬这么吩咐,大概明了该怎么做,拱手答应。</p>
这边正说着,赵续匆匆赶来。</p>
有一伙海寇跑来自首,大概一百多人。</p>
贴出告示,除了被华高带回的那一伙,这还是最近几天第一批跑来自告的,朱塬立刻就决定亲自去看看。</p>
人在城东甬江畔的明州卫驻地旁。</p>
朱塬乘坐轿子出城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个大概。</p>
这伙海寇……其实都不算职业海寇,而是岱山附近的岛民,平日打鱼,偶尔碰上,才会做一些不法事。</p>
最近看到了告示,又见那浩浩荡荡的雄壮水军舰队驻扎明州,越想越怕,担心被周边人告发,错失了机会,干脆一个村子的男人都跑了过来。</p>
朱塬听完差点就想要直接回去。</p>
太没成就感。</p>
不过,还是到了东城外。</p>
大致看过一群被简单绑成一串浑身上下破衣烂衫的岛民,还有营地外哭哭啼啼的老人女人孩子,朱塬都懒得多问,直接拍板,全部服苦役一年。</p>
然后一笔勾销,各回各家。</p>
恰又是炊烟袅袅的傍晚,朱塬喊来当下在驻地这边的最高武官,指挥佥事张亿,让他安排饭食,不只是地上一群,外面那些老幼也管一顿,再赶紧把帐篷搭起来,晚上不能让人冻着。</p>
朱塬这边吩咐完,发现薛戍和刘琏不知何时一起赶来。</p>
见刘琏表情里似有不妥,朱塬道:“有话就说?”</p>
刘琏拱手:“翰林,乱世……当用重典,这处置,太轻率了,至少也要甄别一番。”</p>
朱塬似笑非笑:“乱世用重典?好啊!交给你一个任务,我隔壁住了个水贼出身的大头目,你去把他‘重典’了吧。如果答应,我现在就拨一千精兵给你,怎么样?”</p>
刘琏顿时苦下脸。</p>
这……</p>
不讲道理!</p>
谁敢去‘重典’从一品的海军都督啊!</p>
朱塬见刘琏不说话,还转向薛戍:“你是个懂变通的,别和他走太近,小心被带傻了。”</p>
薛戍只是笑而不语。</p>
朱塬身边的赵续等人也都忍着笑,很辛苦。</p>
调侃几句,朱塬袖起了手,看着官兵过来把一群岛民身后绳索解开,押着他们自己去搭帐篷,还有人去把妇孺们也喊了进来,轻轻叹了下,语气恢复正经道:“乱世用重典没错,但也要看情况,有些事情,理不清的,越理只会越乱。我们快刀斩乱麻,尽快把海寇的事情解决,才是造福东南百姓。已经乱了几十年,百姓就想要一个安定,而不是什么黑白曲直。而且,这件事解决了,我们运粮也会少几分干扰。”</p>
刘琏安静地听朱塬说完,顿了顿,还是拱手长揖:“翰林,下官受教。”</p>
这边正说着,又有士卒押着一队民夫走来。</p>
朱塬看过去。</p>
赵续见状,凑过来在自家小官人耳边解释。</p>
这是上次他随同华高一起出海,带回的那一批张士诚旧部。</p>
赵续还指向其中一条大汉,示意正是乔安擒获的那位头目,还是北宋名臣晏殊后代,名叫宴荀,因为左手只剩三根指头,还有个绰号,叫宴三指。</p>
朱塬来了兴致,让人把宴荀喊来。</p>
宴荀远远就注意到这边一群官员,其中一个当下春日里还裹着裘衣的小少年很醒目,他有所猜测,应就是传闻中那‘送五百年国祚’的世外高人。</p>
就是……太小了些。</p>
听那位小大人要见自己,宴荀不敢违逆,连忙跟随一位官兵走过来,不用介绍就很主动地大礼拜见。</p>
朱塬让宴荀起来,打量这位前张氏武将,问道:“你是晏殊后代?”</p>
宴荀抱拳:“忝为晏氏十七世孙,某不肖,实在有辱祖上声名。”</p>
朱塬很想说可惜你不是二十三世孙,要不然就巧了。</p>
这么想着,朱塬思绪转念,又问:“读过书?”</p>
宴荀点头:“读过。”</p>
朱塬又想了想,才追问道:“想要重振你祖上名声吗?”</p>
宴荀迟疑。</p>
张氏覆灭,若是想要投降西吴,他也不会带着人从平江杀出,逃入海上。</p>
不过,最近……</p>
当时迫不得已选择归降,本以为被押到明州之后,多多少少会遭遇一些为难,乃至性命之忧,他可不敢全信那华高的许诺。</p>
因此,私下都已经和几个兄弟讨论过,若不得已,还是要寻机再次出逃。</p>
没想到,事情比想象的要好太多。</p>
比如他自己,很快就有了结果,苦役十年。</p>
宴荀觉得一点都不过分。</p>
除了他,底下兄弟们都没有高过十年,甚至,一起带过来的妇孺家眷,连说法都没有,只是被派遣缝制风帆、编织缆绳等轻活,女眷们也没有遭遇任何骚扰。</p>
这么住在明州卫的营盘边,除了每日点卯,干活时身边多几双眼睛,其他,他们根本都不觉得自己像苦役犯人。</p>
因为,那些活计,也并不算太重。</p>
宴荀能明白这肯定是明州在拿他们做人样子,但,才短短一些日子,</p>
大家都想着,这样服完役,把家落下来,将来安安稳稳的,实在要比海上漂泊生死未卜强太多。毕竟只看这定海港口那帆桅如林的景象,以后那里还能再跑海上讨生活?</p>
宴荀也这么觉得。</p>
没想到,忽然间,眼前这位小大人……似乎有招揽他的意思。</p>
宴荀没有高兴,更多还是警觉。</p>
最近海军都督府好几次派人过来游说,希望他提供信息,或者亲自写信,帮忙招降海上那些张氏旧部,他都选择了拒绝。</p>
他觉得,眼前这位,可能还是同样想法。</p>
短暂沉默,宴荀正要开口,朱塬摆手打断:“我不是要招揽你,也不是想要利用你招降其他海寇,而是另外一个机会。不过,我刚刚也才产生念头,你不必回答,先好好想想,就算你不愿意,打算安定下来,也可以问问你其他兄弟,愿不愿意出海搏一个荣华富贵,嗯,就是出海,我不勉强你们为大明效力,南征北伐什么的。”</p>
.</p>
/109/109949/28863602.ht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