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呼!”</p>
正当中车府令赵高尖细着嗓音宣告时。</p>
那治粟内史王绾却急匆匆地出了列,参拜着。</p>
“禀陛下,微臣王绾,有要事启奏!”</p>
嬴政正襟危坐在御座上,一拂袖,示意王绾言声。</p>
可王绾却面露迟疑之色,又道:“禀陛下,此事乃秘奏,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准允微臣登阶而禀。”</p>
王绾此话一出,瞬间周遭的公子皇孙和文武群臣都开始悉悉率率地议论起来。</p>
“登阶而禀?王绾这是有什么大事要秘奏陛下啊?”</p>
“到底出了何事啊?居然连咱们也要瞒着……”</p>
“那自然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啊,没瞧见么?连公子皇孙们都不能听,想必也是和宗族皇室有关吧……”</p>
王绾越是如此神秘,周围的人就越是晦朔不明,议论纷纷。</p>
嬴政道:“王卿,你且上前来,附耳秘奏便是。”</p>
“谢陛下!”</p>
王绾随即步履匆匆地登上玉阶,小心翼翼地朝嬴政禀奏着。</p>
嬴政仍旧端正着身躯,可是面上的神情却已然随着王绾的话语而逐渐变化了起来。</p>
原本平淡和善的脸色顷刻间变得铁青,嬴政眉头一皱,居然还不经意地抖了一下袍袖。</p>
殿下的公子群臣们虽然看得不真切,但是也都能察觉到气氛发生了怪异的变化。</p>
十八公子胡亥更是极擅察言观色,眯缝着眼睫端详着,早就看出了其中自有端倪。</p>
一定是发生了天大的祸事,父皇的脸色不对,好像是在强压着怒火啊!</p>
胡亥不由地暗自思忖了起来,近日来京师咸阳里可出了什么大事吗?</p>
还没等胡亥思虑,那御座上的嬴政忽然猛地站起身来。</p>
连一句话都未曾言说,嬴政只端着袍袖,在寺人的陪同下抽身便离去了。</p>
只留下一位小寺人,弱弱地朝王绾说道:“王大人,陛下命你伴驾随行。”</p>
御座的玉阶之下,就连中车府令赵高也一头雾水,皇驾已动,赵高也只得高声宣告。</p>
“陛下移驾!百官跪拜!</p>
“嵩呼!”</p>
公子皇孙和文武群臣虽然疑惑到了极点,但也只得匆匆跪拜,齐声呼告着。</p>
“恭送父皇!恭送祖君!”</p>
“臣等恭送陛下!”</p>
等到嬴政在寺人的簇拥下离开章台之后。</p>
陆陆续续退出大殿的众人彻底炸开了锅。</p>
“天呐,这到底发生何事了啊?你们有谁能知晓啊?给我等透个底啊!”</p>
“陛下居然连一句话都未曾留,就匆匆移驾了,这必然是发生了不得的事了啊!”</p>
“莫不是北方匈奴有异动了?”</p>
“还是关东那些六国余孽有了什么反迹?”</p>
“可是这些事怎么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啊!”</p>
所有人都盘桓在大殿之后左顾右盼着。</p>
仿佛都在期盼着王绾什么时候能退出大殿一样。</p>
“王绾大人被陛下召走细问去了。</p>
“等王绾大人出来,咱们可一定得问个仔细啊!”</p>
“是是是,只有王绾知道此事,咱们必须好好问清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