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我妻薄情 > 552. 议丧仪 就是不走

552. 议丧仪 就是不走

皇帝的丧仪可不好办,百官光哭灵就要哭几天,全国停音乐、嫁娶、祭礼。还要在各衙门设灵座,方便大家哭。</p>

是的,百官从明天起就不能回家了,集体住宿在衙门,不能回家,早晚还要进宫哭和磕头。</p>

这没什么好说的,谁让他们是朝廷命官呢。</p>

但民间门就很难办了,不听音乐、停嫁娶就算了,禁止屠宰牲口四十九天,等于不让老百姓过年喝酒吃肉。</p>

今天可是正月初一啊。</p>

商议一番后,便格外宽容两日,明天读遗诏,初三开始服丧。</p>

宫里不算。</p>

程丹若表示,皇贵妃娘娘已经吩咐下去,为宫人裁剪麻衣,今天的膳食也开始不见荤腥。</p>

杨首辅掀开眼皮:“皇贵妃何时回来?老臣有事面见。”</p>

“娘娘孝顺,怕是还在西苑,首辅有要事,不妨请人通传一一。”她好心道。</p>

杨首辅断然道:“不必,老臣去西苑一趟就是。”</p>

程丹若没拦:“您请便。”</p>

杨首辅怕夜长梦多,说完就动身。</p>

外头皑皑风雪,程丹若道:“元辅可要乘暖轿?”</p>

“老夫还走得动。”杨首辅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风雪。</p>

“您老当益壮。”程丹若笑笑,起身回去了。</p>

一刻钟后。</p>

恭妃回到了乾阳宫。</p>

为什么这么巧?当然是故意为之。</p>

开会之初,程丹若就借倒水的动作,到外头吩咐了穗儿,让她去西苑找恭妃身边的荣儿。</p>

“告诉皇贵妃娘娘,杨首辅兴许会上门求见,请她务必回乾阳宫再见外臣。”她叮嘱。</p>

穗儿听命,以最快的速度赶去了西苑。</p>

太后住在瑶华殿,盛院使在里头为她施针。宫人们刚听说皇帝驾崩,难免惴惴不安,宫禁十分松垮。</p>

穗儿是洪尚宫身边的女官,一直被她带在身边培养,从感情上来说算是半个女儿也不为过。</p>

她对洪尚宫忠心耿耿,也不乏头脑。眼下这情形,宁国夫人想要坐稳位置,就得处理好太后和恭妃。</p>

尤其是太后。</p>

她边走边思量,却见远处西苑的太监自小道拐了出来:“赵公公。”</p>

“穗儿姑娘。”赵太监停住脚步,眯眼打量她一会儿,“你怎么来了,可是尚宫有什么吩咐?”</p>

清宁宫以前的管事太监是王公公,但他在一十八年的地动中“不慎”砸到头,一命呜呼了。</p>

动手的当然是李太监,他才不会让王太监回到太后身边,再给自己找麻烦呢。</p>

赵太监是底下几位大珰权衡的结果。他资历很深,是当年从齐王府一道过来的老人,以前是跟着皇帝出门,负责捧盒的。</p>

另一个负责牵马的梁太监,后来去了御马监,手握重权。不过,他在去甘肃的路上摔下马,断了条腿,已出宫荣养。</p>

赵太监就幸运得多,外放多年又回到了帝王身边。皇帝怜他年迈,让他掌管中书房养老。</p>

清宁宫管事一职空缺,他作为齐王府的老人,不出意外被选去奉养太后。</p>

太后不算慈和,却有一个护短的优点,待齐王府的人很好。他侍奉太后,既体面又清闲,也算安稳度过了妖龙案。</p>

“陛下说过,太后娘娘须静养。”穗儿道,“可这人来人往的不像话,娘娘怎能安心养病?”</p>

赵太监来回看看,似乎才瞧见问题,却叹道:“天子驾崩,人心惶惶啊。”</p>

穗儿点头,一副理解的表情:“想必就是这样,您才去探望了石公公吧。”</p>

赵太监花白的眉毛挑起,耸落的眼皮下透出两分精光。</p>

“是我多嘴了。”穗儿恭敬道,“没您坐镇才乱了一阵,如今您回来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p>

“我还有差事,不打搅您了。”她后退两步,行礼离去。</p>

赵太监一时沉吟。</p>

穗儿猜得不错,他刚才不在西苑,确实是去了石太监那儿。</p>

常言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石敬这么大的威风,也没几日好活了。他说想再见见老朋友,大家自然要抽空去一趟。</p>

“陛下看重咱,咱也没什么好说的,能继续服侍陛下,是咱的荣幸。”石太监见他们的时候,一副认命的架势,“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认识这么多年,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这宫里两个半的主子,但凡有个不小心的,你们连我这份体面都没有。”</p>

两个半的主子,无疑就是太后、皇贵妃、宁国夫人。</p>

他们这群没根的奴婢,自己抖不起来,总要再寻个主子才能有后半生的威风。</p>

该选谁呢?.w.请牢记:,.</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