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干宋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佶、赵桓、赵构三皇相见(求月票)

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佶、赵桓、赵构三皇相见(求月票)

本就恨赵构入骨又被打了一顿的赵栩,也煽动道:“法不责众,即便管事知晓我等打死赵构,亦不会降罪于我等,皆随我上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啊!”</p>

言毕,赵栩就带头冲了上去,继续跟赵构厮打。</p>

赵楷见此,也挥拳向赵构打去。</p>

有了赵楷和赵栩的煽动以及带头,赵瑚儿的驸马向子房,边哭、边喊:“赵构,你害苦我也!”</p>

言毕,向子房就冲了过去,然后一头撞到了赵构的腰上。</p>

接着,其他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也纷纷冲上去群殴赵构。</p>

别说赵构的武功早已经荒废了,就是赵构处于巅峰时期,也肯定是双拳不敌四手,更何况,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中,也不乏跟赵构一样习过武的。</p>

所以,毫无意外,赵构很快就被一众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给打倒在地围殴起来。</p>

被围在中间的赵构,一边拼命的蜷缩起来保命、一边满是恐惧的心想:“我命休矣!”</p>

赵佶从来就没有喜欢过韦氏。</p>

因此,赵构也自然就入不了赵佶的法眼。</p>

年少时的赵构,为了出人头地,每天刻苦读书,勤练武功。</p>

然并卵,即便是这样,赵构也丝毫没有引起赵佶的注意。</p>

为了不再当一个小透明,也为了给他母亲韦氏争气,李存第一次伐宋时,赵构没有像别的皇子那样离开东京汴梁城,而是在乾军围城时积极帮新皇赵桓御敌。</p>

在赵构不要命一般的努力下,赵桓终于开始重视赵构这个之前他也没有注意到的弟弟。</p>

可赵构的努力换来的却不是赵桓却他的器重,而是赵桓派他去割地赔款,甚至是让他去乾军的军营里做人质。</p>

战争时期,做人质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何况还是皇子?</p>

赵佶不喜欢赵构母子,也不怎么关心赵构母子,赵构从小就在缺乏父爱、被族人冷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p>

赵桓又不顾赵构的生死,让赵构去送死。</p>

赵构跟赵佶、赵桓以及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哪有什么真感情?</p>

当然了,你也可以说,这就是赵构的借口,实际上,赵构就是一个胆小懦弱、无情无义、自私自利的人,君不见,赵构连跟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和自己的一众妃嫔、一众女儿都没有救嘛。</p>

再者,是权力合法性的问题。</p>

如果赵构将赵佶和赵桓救回来,哪怕只是将赵谌救回来,赵构当赵宋王朝的皇帝,都肯定会受到质疑。</p>

这种情况下,赵构只有脑袋进水了,才会去救赵佶、赵桓和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p>

不过这两个原因,赵构肯定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尤其是在这个要命的时候。</p>

赵构只能边蜷缩着自己的身体竭尽全力保命、边大喊:“我并非不想救援都城,城中有我父母、妃嫔、五女、族人,我焉能不想相救,实是我当时真无能为力也……”</p>

接着,赵构就边挨揍、边跟揍他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解释:</p>

他赵构当时名义上虽然拥有上百万大军,可实际上,范讷、赵野、王襄等统兵之人根本就不听他的调遣,而宗泽等主战的人一直我行我素也不听他的指挥,翁彦国等人则是拥兵观望,他真正能控制的人马,其实不足十万。</p>

而就是他赵构能控制的这不足十万人马,也多是被乾军打得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的溃兵外加各地匆忙聚集起来的民兵。</p>

用这样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打得过横扫天下的乾军。</p>

还有,当时他赵构手上也没有钱。</p>

打仗是要花钱的,没有钱,那些骄兵悍将怎么可能效力?</p>

另外,当时汪伯彦、黄潜善等人分析,当时李存应该是在京畿地区张开了一张大网,就等着他赵构自投罗网,然后将他们赵氏一网打尽。</p>

尽管赵构都已经被一众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打得有进气没出气了,尽管赵构也知道周围乱哄哄的别人可能听不清楚他说什么,可不想死的赵构还是拼尽全力一遍又一遍的解释他的苦衷。</p>

同时,赵构也在忏悔,表示他后悔没有不顾一切的跟李存决战,而是一心大局考虑,才努力保存他们赵宋王朝的实力,准备等他将兵权全都收回来,再准备充足的粮饷,然后跟李存决战,救回大家和报仇雪恨。</p>

也不知是赵构的解释和忏悔打动了赵佶,还是赵佶不忍心自己的儿子在自己面前被活活打死,就在赵构快要挺不住的时候,赵佶终于开口道:“都住手罢。”</p>

随着赵佶的话音结束,赵杞、蔡鞗等几十个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上前,一一拉开了殴打赵构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p>

同一时间,负责四国城治安的乾军将士,也全副武装的赶了过来。</p>

赵构这才捡回来了一条小命。</p>

赵构满眼感激的向赵佶看去。</p>

实际上,赵构刚刚的那些话,主要是对赵佶说的。</p>

——赵构很聪明,他明白,在场的这些人中,唯一一个能救他的人,就是他的父亲赵佶。</p>

这一看之下,赵构并没有在赵佶眼中看到他想要看到的理解和原谅,哪怕是怜悯和亲情都没有。</p>

赵构在赵佶那双眼睛当中看到的只有毫不加掩饰的恨意。</p>

好在——</p>

与其他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赤果果的恨赵构有些许不同的是,赵佶眼中的恨,还夹杂着一些恨铁不成钢之意。</p>

“原来,父皇真的对我有所期待。”</p>

赵构不禁想起,赵佶托人曾给他带去的三句话:“可便即真,来救父母。”、“如见康王,第奏:有清中原之策,悉举行之,勿以我为念。”、“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者,违者不详。”</p>

可惜的是,赵佶带给赵构的三句话,赵构只听进去了半句:可便即真。</p>

因为有了赵佶的这四个字,赵构的帝位才勉强算是名正言顺。</p>

——其实,从严格的法统来看,赵佶的密诏是无效的。因为他早就退位,赵桓才是正主。但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赵构能得赵佶这四个字,就已经烧高香了。</p>

而后半句救父母的事儿,看情况再说吧。</p>

恢复中原?</p>

还是保命要紧。</p>

赵佶稳住阵脚后,从没有认真考虑过恢复中原,对于那时的他来说,只要他自己能活得舒服,要中原干什么?</p>

至于赵佶重申的祖宗誓约,他自然也没放在心上,后来,他为了偏安一隅苟活,而对刘锜和李彦仙下手,为赵宋王朝的彻底灭亡钉上了最后一根棺材钉。</p>

如今,赵构才意识到,赵佶虽然不喜欢他,但也曾对他寄予了厚望,并且也算是为他铺过路,甚至为他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都找好了借口,真的给了他横扫天下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是他自己实在不争气,辜负了赵佶对他的期待。</p>

这一刻,赵构很心虚的不敢再看赵佶。</p>

不多时,一身道袍的赵桓,禁不住他自己的好奇心,也出现了。</p>

赵佶、赵桓、赵构这两宋时期赵宋王朝的三个皇帝齐聚一堂……</p>

……</p>

……</p>

求月票!</p>

(本章完)</p>

推荐阅读: 御天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摄政大明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国潮1980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 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