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46章 谈笑间四万倭寇已去两万

第46章 谈笑间四万倭寇已去两万

杭州城如临大敌!</p>

倭寇狂妄万分,直接向朱栽圳下了战书。</p>

大堂内的官员们刚才虽被朱栽圳的豪言壮语搞得热血沸腾。可冷静下来之后,他们陷入了恐惧。</p>

刚才那个倭寇说的话虽自大,却也有几分道理。</p>

仅仅四个月前,七十二个倭寇就能攻破杭州,抢劫一番后全身而退。</p>

现在,来攻打杭州的是整整四万倭寇!</p>

大明有制,地方官失土者斩。倭寇真要打进来,这些官员跑也不是,不跑也不是。横竖都是个死!</p>

朱栽圳十分冷静。他下达了第一道军令:“命杭州卫的八千守军退出城去,在浙西驻扎。另外,浙江各地卫所军不得来杭州!”</p>

松江知府谭纶是裕王的人。他提出质疑:“倭寇来打杭州,王爷不说往城里调兵,反而让卫所军退出城去。</p>

这是何道理?难道王爷要弃城投降?把偌大的杭州城让给倭寇?”</p>

朱栽圳正色道:“我绝不会离开杭州城半步。会与杭州城共存亡。”</p>

谭纶问:“那王爷的这道军令是什么意思?”</p>

朱栽圳道:“浙江的卫所军有八万人。与其说他们是兵,不如说他们是兵痞!这帮人打仗不行,就会祸害老百姓。</p>

八万人要是全集中在富庶的杭州城,外有强敌,内有数不尽的财帛。一定会发生兵变!</p>

他们会干跟倭寇同样的事——欺辱妇女,抢劫财物!</p>

所以,还不如让他们分驻各地!”</p>

朱栽圳这么做,是以史为鉴。</p>

正史中,万历年间数千倭寇兵锋直指泉州。泉州卫所军不敢打倭寇,干脆来了个兵变,赶在倭寇之前把富庶的泉州城抢了个空,而后四散逃亡。</p>

这种事儿,十四年抗战时期秃子也没少干。</p>

胡宗宪帮腔:“景川王说的是。真让卫所军那帮兵痞防守杭州,说不准他们会跟倭寇勾结!</p>

上回杭州被七十二个倭寇攻破,就是守和宁门的十几个士兵跟他们里应外合!”</p>

谭纶道:“那杭州城总不能没人守吧?难道要让杭州城像一个赤着身子的妇人一样,面对穷凶极恶的倭寇?”</p>

朱栽圳发布了第二道军令:“立即去义乌传本王的军令。调戚家军进驻杭州!”</p>

谭纶继续质疑:“新军编练不过二十多天。他们怎么可能守得住杭州?”</p>

朱栽圳火了,他直接用身份威压谭纶:“谭纶!你一个小小的知府,哪里有资格对本王指手画脚?</p>

现在,本王命你立即离开杭州,返回你的松江府!”</p>

谭纶道:“走就走!我倒要看看,《平倭檄文》里牛皮吹的震天响的人,是不是真有能力守住杭州!”</p>

谭纶现在其实巴不得回松江,隔岸观火吃瓜看戏呢。</p>

撂下恶心人的话他就拂袖而去。</p>

胡宗宪怒道:“王爷,这人仗着有裕王撑腰,太不像话了。”</p>

朱栽圳不以为意:“不用管他。等打退了倭寇我再收拾他。”</p>

入夜,朱栽圳在书房中召见了胡宗宪和特务头子陆绎。</p>

朱栽圳冷静分析:“戚家军始终只训练了二十多日。好在分散在浙江沿海各处的倭寇集结,需要最少十日。</p>

咱们得借着这十日功夫,想法子将四万倭寇分化瓦解一部分。”</p>

胡宗宪拱手:“敢问王爷,如何分化瓦解?”</p>

朱栽圳道:“据我所知,登陆浙江的倭寇有三个头目。第一个头目是井上八郎,他手底下有两万人。</p>

此人是个人皮畜生,凶残成性。他是一定会来打杭州的。咱们对他兵来将挡就是。</p>

第二个头目,是汪直。”</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