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八百里加急递上京的奏折,你们总能够信服了吧?</p>
我说句不该说的,你们都小瞧景川王了!”</p>
严世藩帮腔:“王爷,同僚们,你们还是尽速退下去,准备跟随皇上一起祭太庙、宣大捷吧!”</p>
裕王无奈,只得带人散去。</p>
第二天巳时,嘉靖帝破天荒的换下墨色道袍,穿上了祭祀用的冕服,来到了太庙前。</p>
朝廷百官紧随其后。</p>
嘉靖帝进得太庙,先宣读了朱栽圳的捷报。</p>
随后他虔诚的叩拜了大明历代皇帝画像。</p>
接下来他跟祖宗们说起了悄悄话:“列祖列宗,天下人都说朕是昏君。</p>
他们哪里知道朕的难啊!外面跪着的那些人,没有一盏省油的灯。</p>
不过好在祖宗显灵,给朕降下了一个能做大事的儿子!</p>
朕一定珍惜祖宗赐福,好好重用圳儿。”</p>
大殿外跪着的裕王,心里就像是打翻了醋坛子,快酸掉了牙。</p>
他心道:唉!父皇已经有十年没亲自祭过太庙了。一直让我代祭。</p>
可是今天,他亲自来了太庙——因为老四打了胜仗!</p>
这样的殊荣,明明就应该是我的!悔不当初,我没有主动请缨去东南平倭!</p>
当天傍晚,裕王府书房。.</p>
徐阶愤愤然的说:“景川王虽不在京,今日却出尽了风头!”</p>
张居正说了一句公道话:“景川王能够取得如此大捷,说明确有几分本事。”</p>
高拱不以为然:“他有什么本事,无非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p>
就在此时,一名永寿宫的太监拎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p>
“裕王爷,皇上赐您晚膳!”</p>
裕王眼前一亮,心说:看来父皇还是疼爱我的。</p>
小太监走后,徐阶一脸喜色:“裕王爷,皇上赐膳,说明他对您依旧喜爱有加、抱有厚望。”</p>
高拱附和:“没错!别看朱栽圳在杭州打了胜仗。可皇上最看重的皇子还是裕王爷!”</p>
裕王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食盒。</p>
食盒的第一层放着一只清蒸甲鱼。</p>
徐阶笑道:“甲鱼,龟也,是长寿的象征。皇上是借着这道菜暗示,裕王爷要保重身体。</p>
今后大明九州万方的重担,都要担在您的身上嘞。”</p>
裕王听后脸上终于浮现出了笑容。</p>
诡异的很,打开第二层食盒,食盒内没有菜,只有一枚铃铛。</p>
裕王皱眉:“皇上这是什么意思?”</p>
高拱牵强附会:“自然是在暗示裕王爷您是储君,在朝堂说话像铃铛一样响当当!”</p>
打开第三层食盒,里面是一碗白粥。</p>
裕王胡乱猜测:“我明白了,父皇是在夸我做事光明磊落,清清白白!”</p>
打开第四层食盒,里面是一条清蒸鲈鱼。</p>
徐阶道:“这道菜,皇上的意思更明显了。希望您在朝堂内如鱼得水!”</p>
高拱笑道:“所以说,裕王爷的储君之位坚如磐石。又岂是荒唐王爷朱栽圳所能撼动的?”</p>
张居正却说了一句话,给三人当头浇下了一盆冷水。</p>
“裕王爷,徐师、高阁老,皇上送这个食盒过来,恐怕不是你们所说的意思。”</p>
裕王问:“哦?那是什么意思?”</p>
张居正脱口而出四个字:“鳖(别)铛(当)粥(周)鱼(瑜)!”</p>
裕王皱眉:“别当周瑜?”</p>
张居正侃侃而谈:“当下京城市面上最畅销的一本书,是洪武朝罗贯中所写《三国志通俗演义》。</p>
书里的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曾感慨‘既生瑜,何生亮’。</p>
最后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p>
皇上送这四样东西,是在暗示裕王爷,不要嫉妒景川王。”</p>
裕王闻言,先是脸色煞白。片刻后他双手气的发抖。“呼啦”一下将食盒打翻在地。</p>
他发出一声怒吼:“叫李妃进来!”</p>
裕王有个毛病,只要遇上生气的事,就一定要找李妃“下火”。</p>
至于怎么个下火法,就是裕王和李妃的闺房密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