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老先生听说过这奇书踪迹?”</p>
孟修远听闻鲁妙子此言,颇为意外。</p>
他只记得,这《长生诀》位列此世四大神功之一,神妙无穷。原本的主角寇仲、徐子陵二人凭之在短短数年之间,便从两个扬州街头的小混混,成长为了绝世高手。</p>
似这般神书,会那么容易找得到么?</p>
鲁妙子见得孟修远一副略有怀疑的模样,不由得当即哈哈一笑,满不在意地说道:</p>
“哈哈,看来小兄弟你,还是小看了老夫啊。</p>
一本《长生诀》,虽算得上是稀罕,可若我鲁妙子要找,却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p>
说至此处,这老者言语稍稍一转,又朝孟修远告戒道:</p>
“小兄弟,我虽不知你是从何处听来了这《长生诀》的事情,可我还是要提醒你两句。</p>
这奇书虽名头很大,但若是你想借之修炼武道真气,那我还是劝你早些放弃的好。</p>
毕竟,这《长生诀》只是一门道家养生气功,却并非能以之伤人的武功。</p>
更重要的是,据历代口口相传,此书来自上古黄帝之师广成子,以甲骨文写成,十分深奥难解。</p>
先贤中曾阅此书者。虽不乏智能通天之辈,但从没有人能融会贯通,破译全书。</p>
全书共七千四百种字形,但只有三千多个字形算是被破译了出来。</p>
书内还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曾看过此书者的注译,但往往比原文更使人摸不着头脑。</p>
犹幸书内有七副人形图,似在述说某种修炼的法门。</p>
但不谙其意者不练犹可,若勉强依其中图形催动内气,立时气血翻腾,随着更会走火入魔,危险之极……”</p>
孟修远听得鲁妙子这好似百科全书一般的详尽解释,心中一动,暗道这老人家此时倒是颇有诚意,主动将事情解释得清楚,并没有借着信息差来骗他。</p>
微微一笑,孟修远朝鲁妙子答道:</p>
“多谢老先生提醒,不过这门奇功,我还是想看看。</p>
我只想问询一句,若老先生您要去寻这神书下落,需得多久时间?”</p>
鲁妙子见孟修远如此坚持,也就没有多言,低头微微沉吟片刻之后,开口答道:</p>
“其实本来以我的身份,要做这种事情,不过只得登高一呼,便会有人为了奉承将消息送上门来。</p>
只是,虽二十年过去,我却怕祝玉妍那妖妇仍要取我性命,所以并不能暴露行踪。</p>
嗯……这样吧,小兄弟。</p>
你若真想知道那《长生诀》的下落,我可以为之动用一些隐蔽的关系渠道,差人去天下四处寻找。</p>
如此行事,虽效率不高,进度会比较迟缓。</p>
但想来三、五年内,应当是会有消息的……”</p>
孟修远功力未复,本就不想先牵扯进许多复杂事情当中,听得鲁妙子这么说,当即点了点头,朝这老人家笑道:</p>
“好,既然如此,那咱们便五年之后再会。</p>
还请老先生在此期间,先搜寻清楚那《长生诀》的下落。</p>
到时候您有什么事情要托我做,咱们可以再细谈……”</p>
鲁妙子闻言一愣,没想到孟修远竟会提出如此建议,下意识地便想要否决。可他抬眼一看,却见孟修远那略显稚嫩的面孔上满是坚定之意,眉头一皱,终是没有把话吐出口。</p>
细思片刻,鲁妙子摇了摇头,长叹一声道:</p>
“哈,我鲁妙子潇洒一生,不想,竟是在你这一个小孩子面前处处受制。</p>
好吧,便依小兄弟的意思来,谁叫是老夫有求于你呢。</p>
五年之后,我必定搜查到那《长生诀》的下落。</p>
还望到时候,小兄弟不要让我失望……”</p>
孟修远闻言又是微微一笑,朝眼前老者道:</p>
“谢过老先生大度,那咱们事情便算是说定了。</p>
五年之后的今天,咱们还在这小镇相见如何?”</p>
鲁妙子稍稍犹豫片刻,终是摇了摇头,朝孟修远道:</p>
“这里虽不算什么大城,但毕竟也是人多眼杂、隔墙有耳,不利于谈正事。</p>
五年之后,还请小兄弟,到飞马牧场来寻我吧……”</p>
孟修远闻言没有拒绝,只是点了点,轻轻一拱手,当即转身而去。</p>
……</p>
时光幽幽,五年时间说着很长,却只是一闪即逝。</p>
与鲁妙子别过之后,孟修远真就寻了一处荒僻无人的深山野林,隐居其中,再没有出来过。</p>
不问世事、潜心修行,这般日子孟修远早已习惯,倒也不觉得寂寞艰苦。</p>
恰相反,每日朝夕炼气、日夜用功,感受着自己每分每秒的坚实进步,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p>
穿越第三世,孟修远仍和当年在武当山上初学到内功时一样,沉迷于这种发自身心的舒畅感觉之中。</p>
不同的是,经由又一次的转世重生,以及身体根骨的大幅度强化,孟修远此时修习内功的速度相较前世进一步加快。</p>
非要以量化的方法来说的话,他那一直以来赖以安身立命的外挂,此刻应该称为“四十倍张三丰内功天赋”才对。</p>
由此可以设想,他于从提炼真气之中所感觉到的快乐,自也是成倍增长。</p>
其势之强,若非是孟修远每日念诵《上清黄庭外景经》,使得精神清明、心思澄澈,甚至自觉有可能会沉迷其中,以至于走偏了路子。</p>
如此情况,直至约莫一年之前,才稍有所改变。</p>
因为当时孟修远身中的北冥真气已经足够充裕,索性便开始了第二阶段的修炼,也就是和前世最后那段时间一样,吸纳天地清灵之气融入身体。</p>
相较于之前单纯地炼精化气,这吸收天地灵气的过程虽然同样是奇妙难言,但不同的是,其后还伴随着重重炼心幻境,以至不由改换重心、稍稍分散了孟修远修炼时那彷若置身极乐的感觉。</p>
之所以提这些,是因为说明一下孟修远此时心态。</p>
五年时间之约将至,孟修远心中,其实本也不对那位鲁妙子老先生抱有太大期望,毕竟两人不过是一面之缘,那《长生诀》之事未必靠谱。</p>
再者,孟修远此时修炼正酣,自觉一身武功已经超越前世,但却又远远未见窒碍与瓶颈。无论是身体还是真气,都仍在每日稳步提升。</p>
客观预计,即便是他只依照逍遥派的神功继续修炼下去,那再过个三年、五年,也必然于武学上大有进境。</p>
于此情况,孟修远去找那鲁妙子的主观意愿自然是不强。</p>
也就是因为有言在先、不愿失约,他才恋恋不舍地走出了深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