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令不要太高看了他,此子本名冯元一,也是个贱人,我见他可怜,便收作螟蛉之子,你若不嫌弃,可叫他力士。”</p>
大唐的贱人一词偏中性,其实是将出身卑微,仅此而已,李秘也不在意,倒是这白鹤少年的名字,让他有些激动起来了。</p>
“力士?您收了他做义子,他岂非要跟您姓?也就是说,他就是高力士?”</p>
李秘整个人都精神了。</p>
高延福有些讶异:“李府令在京中也听过他的事?”</p>
“那倒也没有……”</p>
高延福点了点头:“是了,郎君年少,担任府令应该也是近来之事,宫中的事情,府令没听说过也正常。”</p>
“此子因岭南流人谋反案而被阉割,彼时尚且年幼,你莫看他如此高大,今年也不过是十岁……”</p>
“十岁?这就一米八了?”李秘也吓了一跳。</p>
这高力士比李裹儿还要早熟,非但如此,他才十岁,而且还是个阉人,竟然就暗恋起李裹儿了?</p>
自打遇上李裹儿,李秘也是不断被刷新认知。</p>
也难怪李裹儿对他颇为鄙夷,原来年纪并不大,而且还是个太监,长得再好,又不中用,李裹儿又如何瞧得起他?</p>
“彼时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二人入宫,名唤金刚力士,此子便是其中的力士,盖因长相不错,人也机灵,倒也得了圣人不小的宠爱,身材高大,力气也不小,力士之名也就传开了……”</p>
高延福有些唠唠叨叨,虽然嘴里满是不屑,但也掩饰不住父母对子女的那股子骄傲。</p>
“既是得了圣人恩宠,为何会……”</p>
李秘是真的好奇了起来。</p>
高延福也不隐瞒:“这逆子仗着圣人喜欢,出了些小差错,被鞭打了一顿,本该赶出宫去,我有些不忍心,便收下了他。”</p>
李秘就更是奇怪了。</p>
因为寻常人收养义子,要么是为了传宗接代,要么是为了面子。</p>
但高力士是个太监,无论是传宗接代或者面子,那都是不沾边的,正常人是不太可能收养一个小太监。</p>
思来想去,能收养太监的,也就只有……</p>
“也不瞒李府令,高某本是宫中的中官,一直伺奉梁王殿下,后来才被外派房陵,伺奉庐陵王。”</p>
果不其然,能收养太监的,就只有太监。</p>
这高延福气度非凡,没想到居然是个太监。</p>
当然了,唐人大多蓄须,留着络腮胡,上唇的八字胡还会打弯儿,如同波斯弯刀一般漂亮。</p>
没有胡子的男人,在大唐很容易受到歧视。</p>
也难怪高延福面白无须,不是他不想留,而是没有。</p>
至于高延福自报家门的举动,李秘一下也就明白了。</p>
他没有半点避讳,说明他曾伺奉过梁王武三思,这是在向李秘暗示,庐陵王府,是他高延福说话算数,这次押宝算是对了!</p>
高延福是武三思的人,那么只能是武则天派他来监视李显,也难怪李裹儿对他如此忌惮。</p>
不过分的说,高延福几乎算是捏着李显一家的小命。</p>
他完全可以想丘神勣逼死李贤一样,逼死李显一家,他就是武则天悬在李显头上的一柄利剑!</p>
“原来是高内侍,李秘失礼了……”</p>
李秘再度行礼,高延福对李秘的表现很是满意。</p>
因为李秘改了称呼,说明李秘足够聪明,已经收到他隐秘的讯息,这样的聪明人,说话起来也就更方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