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明左 > 第1714章 全都在父慈子孝

第1714章 全都在父慈子孝

文人经常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警醒。</p>

那就是:国虽大,好战必亡。</p>

这句话当然是无比有道理的。</p>

历代王朝,多少兴盛一时最终都因为穷兵黩武而灰飞烟灭。</p>

而即使是最纸上谈兵的文人,同样也知道一个最浅显的军事原则。</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p>

从逻辑学上来讲,两个道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p>

因为任何战争对于资源的消耗,都是惊人的。</p>

一边消耗,一边破坏,再强盛的国家都挺不住。</p>

这也是历代中原王朝都难以无限扩张的原因。</p>

可是本着如上原则,游牧民族的做法又颇为令人费解。</p>

那些游牧民族好似不受“国虽大、好战必亡”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影响。</p>

只要想打仗,拿上武器、骑上战马出发就行。</p>

有些人可能说了,那是因为游牧民族有马,所以行动快速,不受影响。</p>

可是当汉民族王朝拥有强大的骑兵后,似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p>

人们会发现,骑兵的消耗足足是步兵的三倍以上。</p>

要想伺候好战马,不但要准备精致的草料,还要有营养丰富的豆子和鸡蛋。</p>

战马也要吃一点盐,不然没有力气。</p>

那么问题来了。</p>

游牧民族去哪里弄豆子和鸡蛋?</p>

难道他们的战马就不需要这些营养补充吗?</p>

那为何蒙古人能够拓地万里,一直打到欧洲?</p>

而最强盛的唐王朝,也仅仅只触摸到中亚的边缘。</p>

身为军事家,左梦庚对此自然有着详实的研究。</p>

他的观点是,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无尽的扩张,究其根本就在于“以战养战”四个字。</p>

走到哪儿,抢到哪儿,然后再用抢到的物资作为下一次作战的资源。</p>

而汉民族不同。</p>

汉民族的开拓是伴随着耕耘和经营的。</p>

打下来的土地都要当成自家的东西,小心翼翼、倍加呵护地管理,土地上的一切都会当成自家的财富。</p>

就如同汉民族骨子里的勤俭一般。</p>

但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没办法持续对外扩张的。</p>

因此在命令国防军不断进军的时候,左梦庚早已定下了基调。</p>

允许国防军在作战的时候,为了达成目的进行一定的以战养战。</p>

在这个时代,这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妥。</p>

越是偏远落后的地区,统治阶级对于生产资料的垄断情况就越严重。</p>

比如说,在帝国,上层阶级或许占到了全部生产资料的百分之五十多。但是在草原、高原和西域,这个比例就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p>

也就是说,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任何财富,不出意外,都是属于贵族的。</p>

贫民和奴隶一无所有。</p>

这就给国防军的以战养战提供了条件。</p>

毕竟帝国不允许军队屠杀和劫掠平民百姓,而这些地方的上层又是帝国的敌人。</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