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对兵,将对将。</p>
秦战左手负后,短剑紧贴小臂,右手长剑平端,手肘弯曲。</p>
什长同样左手负后,右手虚搭刀柄,身形魁伟,昂藏而立。</p>
兵器搏杀不比赤手空拳,出招距离通常是兵器长度+手臂长度+跨步长度,留出半个肩膀和握柄的距离应变。</p>
距离一到,秦战出招!</p>
长剑从左下向右斜撩,目标是对方虚搭刀柄的右臂和脖颈。</p>
松溪白虹,拨云见日!</p>
什长面露不屑,原地一转,背在身后的左臂平抡,同时右掌握紧刀柄,连同刀鞘一起向后猛戳!</p>
“呜——!”</p>
劲风扑面,秦战这才看清,对方一直隐藏在背后的居然是张圆盾!他竟是个刀盾兵!</p>
什长将左臂放平,使圆盾的空气阻力降到最小,又在最后一刻倒翻,用直径足有小臂的盾面猛拍秦战长剑。</p>
同时,他的刀鞘用细链挂在腰间,右臂一用力,刀鞘便从腰后无声无息的上戳。</p>
刀盾技,绵里藏针!</p>
“啪!”</p>
长剑被圆盾拍开,秦战本想用虚晃吸引注意,再投掷短剑速杀,此时却不得不将短剑平移,挡住对方刀鞘。</p>
“锵——!”</p>
下一瞬,什长身形回转,长刀出鞘!</p>
他后退半步,先用盾牌拍击秦战,随后反握刀柄、拧腰带臂,刀刃如线横抹秦战胸膛。</p>
刀盾技,排山倒海!</p>
刀盾技,藏刀抹云!</p>
长刀出鞘时,秦战正用短剑抵住刀鞘,故而刀一出鞘,左臂便不由自主的前出几分,而右臂又被盾牌拍开。</p>
因此现在的他右臂在左、左臂在右,两条手臂相互交叉,抵挡盾牌只能用脸……</p>
“荡剑式!”</p>
他低吼一声,身形后仰,险险躲过盾牌长刀,同时右腕一抖,长剑自身体左侧插进地面。</p>
“噗!”</p>
什长如车轮般旋转的身形忽然踉跄,却是被秦战暗戳戳的一脚踢中膝弯,</p>
他忙而不乱,左腿前踏,以弓步稳住身体,同时左臂伸到右腋,用圆盾护住右肋,随后腰胯一拧,长刀反扎!</p>
与此同时,</p>
秦战一脚踢出,身体却不受控制的往下倒,毕竟所谓的「荡剑式」其实是松溪白虹三十六式中的鱼腹藏剑,</p>
而这招原本是从头顶向后刺,手臂、躯干和踢人的那条腿呈一直线,这样才能借踢人和剑身弹性保持平衡。</p>
现在他长剑左刺,踢是踢了,可下坠的身体却无从借力。</p>
“吱——”</p>
短剑和长刀擦出刺耳的声音,什长见他身形不稳,当即停止反扎,用刀抵住短剑,连同盾牌一起阖身猛撞!</p>
一旦被撞倒,秦战的两条胳膊势必会被盾牌牢牢压住,到时什长只需右臂一抽一刺,秦战就只能饮恨于此。</p>
天助我也!</p>
秦战大喜,什长以为只要把他撞倒就能用盾牌压住他的胳膊,到时只要右臂一抽,长刀就会抹开他的肚皮。</p>
可对此时的秦战而言,他缺的就是借力!</p>
长剑在左,身体在右,剑身弹性有限,自然撑不住他一百二十八斤的体重,但若是有人从右侧阖身猛撞呢?</p>
“砰!”</p>
什长连人带盾撞上秦战,抵在一起的长刀短剑就此分离,他顺势一推,刀刃便割开布甲,在秦战肋侧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p>
但也因为这一撞,长剑自身的弹性和什长撞击的力道合在一起,形成远大于秦战体重的推力。</p>
他借势翻身,腰往左拧、右腿向左猛踏,同时撒手弃剑,以双手撑地,左腿倒挂,乍一看仿佛是黄狗撒尿。</p>
戳脚,蝎子背屎!</p>
名难听,动作也难看,但效果却毋庸置疑。</p>
黄狗撒尿时会先抬后腿,打开大胯后再向外蹬踹,</p>
秦战此时也差不多。</p>
先是侧抬左腿蹬中对方膝侧,随后小腿一勾,脚跟重重凿中对方裤裆,随后大腿一收一蹬,脚面向上蹬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