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讫文,周钧骑着马回到灞川别苑。</p>
接下来的几日里,周钧只是在准备着盘缠、衣服、关文、路引等物。</p>
画月看在眼里,没有询问,也没有协助,只是整日将自己关在了房中,连公孙大娘每日的武艺训练,都落了未去。</p>
时间终是到了画月离开大唐的前一日。</p>
下午练完书法的周钧,来到膳房,找到了正在准备晚膳的春娘。</p>
后者见了周钧,笑着将他领到一瓮水缸之前。</p>
周钧探头一看,只见一尾活鱼,正在水缸中欢快的游来游去。</p>
春娘说道:“二郎,这是你要寻的鯚花鱼。且瞧瞧,鲜活乱跳,灞桥驿那里的艄公今早新钓上来。”</p>
周钧一边看一边点头:“好,画月可是有口福了。”</p>
春娘听了,犹豫片刻,开口问道:“妾身听闻,二郎放了画月回家。那大食远在千里,怕是这一去,就再难相见。”</p>
周钧用手拨了拨水,开口说道:“画月年幼,就被掠至突厥,经些年里,吃多了苦。”</p>
“这天底下,孩子与父母分的久了,终究是悲凄。”</p>
“放她归家,也算是偿了一愿。”</p>
春娘叹道:“做了二郎的婢子,可真是画月的福气。”</p>
再看向水缸中的鱼,春娘又问道:“二郎可是要做鱼鲙?春娘帮你做了罢?”</p>
周钧摇头道:“不是鱼鲙,倒是一道要用到菽油的炒菜。做起来有些繁复,而且用料麻烦,寻常里某也烧的甚少。”</p>
春娘一听,兴趣盎然,小心问道:“妾身可否在一旁打个下手?”</p>
周钧点头笑道:“那是自然。”</p>
周钧先是将鯚花捞到了案板上,刀光如影,刮鳞及鳃,剖腹去脏,洗净沥干。</p>
接着,周钧按住鱼身,小心切了鱼头。</p>
再用刀把鱼肉贴着骨头片开,翻了一面,另一边也是如法炮制。</p>
最后,刀和手并用,花了一番功夫,把鱼肚中的骨刺片了出去。</p>
春娘在一旁看的吃惊,却不知道周钧这是要做什么菜。</p>
只见周钧将割下的两片鱼肉,鱼皮朝下,鱼肉先直切,再斜切,切成了菱形刀纹。</p>
酒盐调匀,再滚上黍粉。</p>
菽油在锅中烧至滚热,先是以滚油浇淋鱼肉,再将整鱼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便捞了起来。</p>
鱼肉如金,鱼骨如玉。</p>
春娘看着这卖相上佳的烧鱼,睁大眼睛,愣在那里问道:“妾身倒没想到,原来鱼膳还能这般料理?”</p>
周钧一边将热油煸出,一边笑着说道:“这菜才烧到一半,还没完呢?”</p>
春娘惊道:“才到一半?”</p>
周钧先用昆醋、饴糖、米酒、胡麻油混成调味料,再重新倒油起锅,加了葱段、蒜瓣、笋丁、菇口、萂豆、虾白炒熟出锅。</p>
将调味料倒在刚出锅的佐菜上,最后再将这些统统倒在了之前烧好的炸鱼上。</p>
春娘看完这些,只是在那里不住的念佛:“这一道菜,前前后后几十样事物,怕是比秀才赶考还要麻烦。”</p>
“这炒菜,原来还有这么繁复的菜样,妾身今日可算是开了眼!”</p>
“二郎,这道菜可有个名字?”</p>
周钧取来食盒,在下方的隔层,倒了热水用来保温。一边将刚刚烧好的鱼放了进去,一边说道:“松鼠桂鱼。”</p>
春娘:“松鼠……桂鱼?这名字恁是古怪。”</p>
周钧提起食盒,回到了所住的厢房。</p>
画月坐在堂间的门槛上,双手托着腮,看向天空。</p>
周钧将食盒放在了堂间的案台上,走到画月的身边,开口问道:“看什么呢?”</p>
画月只是看着,轻声说道:“我现在才发现,大唐和故乡的天空,原来是不一样的。”</p>
周钧依言朝天空看去,太阳斜落在了地平线,月亮和星辰隐约可见在天幕之中。</p>
坐在画月的身边,周钧笑着说道:“说的什么浑话,难不成这大唐的月亮,更圆些不成?”</p>
画月斜了周钧一眼:“你不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