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骑兵驱赶吐蕃败兵时,一边留意溃兵的走向,一边仔细观察敌军的动态。</p>
终于,在吐蕃大营外三里的方向,龙骑兵发现了一部有着金帐卫士的吐蕃部队。</p>
吐蕃人少马,但是这只部队之中,不仅有八百名有着坐骑的金帐卫士,而且还有三千余名吐蕃战兵,拱卫在其左右。</p>
在到处可见的吐蕃溃兵之中,这只金帐卫队不仅没有混乱,反而训练有素,闯过了唐军的数道堵截,这就异常的显眼。</p>
周遭的唐军见状,也大多猜到,这只吐蕃军队之中,必定有重要人物,于是纷纷聚集过来,想要堵截这只敌军。</p>
龙骑兵此时也追了上来,配合友军,死死咬住这一部吐蕃金帐的亲卫,渐缓其逃跑速度。</p>
龙祁又用快骑将这一消息,送往了大唐中军,</p>
主将郭昕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发下军令,派出了预备队,令其去策应龙骑兵,尽快拿下吐蕃金帐的亲卫军。</p>
预备队离开之后,郭昕将双手负在身后,在营帐之中踱步不停,焦急的等待着前线的消息。</p>
但凡有令卒来报,郭昕问起的一句话,总是『可曾抓到敌酋』。</p>
过了好一会儿,前线先是传来军报,说是吐蕃金帐卫队抵抗顽强,即便死伤惨重,依旧不肯投降。</p>
但是,敌军已经被重重包围,根本无法逃脱。</p>
郭昕听到这里,长吁了一口气。</p>
又等了一刻钟,前线传来捷报,唐军攻破吐蕃军的金帐卫队,斩杀无数吐蕃将领和贵族,其中有一人配有吐蕃国的论相大鏊,无论年纪、样貌还是地位,都与吐蕃大论桑赤若相仿。</p>
郭昕:“是死是活?”</p>
带着战报的斥候说道:“回禀将军,那人宁死不降,最后被兵卒砍下了脑袋。”</p>
郭昕有些失望:“死了?死了也好。”</p>
一直保持沉默的孔攸,此时突然开口道:“吐蕃大论的头颅何在?”</p>
斥候:“已经装入盒中,很快便会送回中军。”</p>
孔攸点点头,不再言语。</p>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有骑兵军卒携带木盒,来到中军大帐的门前。</p>
郭昕看着那木盒,知晓其中装的就是桑赤若的首级,不由面露笑容,口中又不停说着有赏。</p>
孔攸打了个手势,示意兵卒将木盒放在案台上。</p>
待木盒放稳,军卒打开封盖,孔攸走上前去,盯着盒中的首级仔细端详了一番,最后闭上眼睛,叹了口气。</p>
郭昕见情况不对,连忙问道:“中丞,怎么了?”</p>
孔攸:“此人样貌,与吐蕃大论有三分相像,但却并非桑赤若本人。”</p>
郭昕闻言,呆立在原地。</p>
过了好一会儿,郭昕连忙朝麾下的将领们喝道:“还愣着做什么!所有人统统上马,给我搜!哪怕是把长命寺附近的地皮,全部翻一遍,也要把那个桑赤若给我找出来!”</p>
顿时,大营之中,一阵忙乱。</p>
找了一张短凳,孔攸慢慢坐了下来,看向木盒中的首级,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疲累的表情。</p>
孔攸抬起头来,看向天边微微发亮的星辰,语气中满是无奈和萧索:“天赦入命,命不该绝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