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八点五十。</p>
段凌霄站在北华大学医学部大门口等候员工的到来。</p>
“凌霄,给你买的早点,凑合吃一口吧。”宝宝递到他手上一个煎饼。</p>
“谢谢宝宝,还是你最疼我。”</p>
段凌霄正吃着的时候,一辆大巴车就开了过来。</p>
一开门,竟然是公司员工。</p>
“浩子,你们怎么坐大巴过来了?”</p>
“老大,人都齐了,一个都不缺。我让大家都到公司门口集合,然后把他们统一送过来,怕路上堵车迟到。”</p>
“还是你机灵,走吧,一起进去。”</p>
“好嘞。”</p>
甄浩招呼大家一起往实验室走来。</p>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环境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段凌霄要求所有人都要穿上真空防护服。</p>
进去之后,他为每个人分配了座位,然后正式讲解工作内容。</p>
“在座的各位,我知道你们不是纳米专家,这次让大家过来,纳米技术由我和纳米专家来完成。”</p>
“你们的任务相对简单,就是用电脑模拟出纳米技术在测试中的所有数据,并对所有运行数据进行观测,绝不允许有任何错误。”</p>
“所有的日志和故障,都要完整地记录在共享文档中,如果发现有隐瞒数据的情况,那就对不起了。”</p>
“至于具体的分工任务,请大家打开你左手边的小册子,上面有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责任明确到个人。”</p>
“都清楚了吗?”</p>
“清楚了!”</p>
“好,大家开始工作吧。”</p>
段凌霄给其他人安排完工作之后,也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p>
“系统,我们也可以开始了。”</p>
“宿主,系统正在调取纳米飞刃技术的所有材料。”</p>
一瞬间,段凌霄的大脑中涌入了杨氏模量等有关概念。</p>
杨氏模量是衡量材料刚度的物理量,同时也是估算理想强度的重要指标。</p>
从杨氏模量的微观物理模型来看,它的上限为3074GPa,除此之外,还确定了声速的理论上限是37k/s,以及抗拉强度的上限值为384GPa。</p>
而杨氏理论的出现也刷新了人们对刚度与强度的认知,而该理论也是纳米飞刃技术的研究基础。</p>
作为线性切割工具,纳米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材料,1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p>
用这个尺度进行观测,足以看到原子和分子级别。然而,想要达到三体中纳米飞刃的粗细程度,应该是头发丝的十分之一,换算成微米的话,应该是5微米左右。</p>
但粗细并不是纳米飞刃的衡量标准,它的最大价值在于极强的韧性、磁力以及导电性质等。</p>
从目前的世界研究来看,目前强度最高的材料是碳纳米管,这也是纳米飞刃的原型,更是段凌霄改造纳米飞刃的关键道具。</p>
但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还是飞刃量产的问题,如果数量不够,也无法切割整艘船。</p>
段凌霄将自己所遇见的问题都记载了共享日志中。</p>
“系统,量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吗?”</p>
“宿主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纳米材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