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高世敬这会进去,铁定会受到高安翔的呵斥。</p>
甚至还有可能是破口大骂。</p>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呐!</p>
高阳守在门口,心想等高世敬出来,他得好好说道说道...</p>
“侄儿拜见大伯!”书房里,高世敬向高安翔行礼。</p>
“你来了?”高安翔失魂落魄地坐在椅子上,抬眼看了一眼高世敬,却没有想象中得呵斥。</p>
“侄儿来看看大伯。”高世敬恭顺道,眼里却也露出了担忧。</p>
许是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让他产生了忧虑。</p>
“我没事。”高安翔有些不耐烦道。</p>
高世敬观察着,知道他这是强撑着说没事,可是一时又不知道说什么。</p>
顿了片刻,思量着道,“大伯,那几个人蹦跶不了多久,海禁的事迟早出问题,到时候东方和下台,右相的位置定会是大伯的。”</p>
高安翔直视着他,冷笑道,“你也这么说,他们都这么说,可我难道只是为了那个位置?”</p>
高世敬心里不由嘀咕,难道不是吗?</p>
若不是为了那个位置,何必这般大动干戈?</p>
看破不说破。</p>
“侄儿知道大伯不是为了那个位置,可是让无德且无能的人坐在那个位置,只会是我大乾的损失,且看着吧,不出三个月,海禁铁定出问题,届时侄儿倒要看看,他们如何收场。”高世敬先是安慰,随后非常自信地断定海禁一事不会长久。</p>
“希望如此吧!”高安翔轻声低语,不知道是担心大乾的状况而担忧,还是在为自己考虑。</p>
两人聊了许多,大都是一些宽慰人的话,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不看好海禁的事。</p>
有了高世敬的安慰,高安翔的心情倒是好了一些。</p>
索性不过是等几个月,届时那些人下台,右相的位置又有谁比他合适?</p>
不管是高安翔还是何玉山,都不觉得海禁的事能做成,他们乐于见到东方和去做,等到失败之时,他们在重棒出击,必能一举将东方和等人拉下马。</p>
李承佑升了户部尚书,也就收到圣旨的时候开心了会,等他了解清楚户部的情况,脸色比谁都要难看,心底更加佩服东方和的承受能力。</p>
面对国库的窘境,李承佑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启海禁,可这件事的实施却是急不来。</p>
如此只能将凌云找来商议对策,于是乎李承佑和东方和以及凌云坐下了一起。</p>
东方和早就想见凌云,只是没有挤出时间,这会终于坐在一起,他有些迫不及待道,“镇南将军,据李兄说,这海禁的政策是你所提?”</p>
凌云点头,承认了这个事实。</p>
东方和愣了片刻,其实他想问凌云为何不自己向朝廷进言,偏要李承佑来说。</p>
这个念头刚一产生,他立马就打消。</p>
原因是李承佑因为提出这一议案,升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p>
或许这就是凌云想要的结果。</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