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墓迷踪》记载,古人受限于自身科学认知,很多事情都诉诸神灵,相信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p>
殷商时期多神话,这主要是因为文字还未大面积普及,后世之人无法详细了解历史真相,只能靠臆想猜测。</p>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封神演义》这等经典的故事流传于世。</p>
话说回来,古人对于身后事可谓殚精竭虑,甚至看的比生前还重要,永陵就是很好的例子。</p>
一动一静,是为阴阳,阳动而阴定,就拿人体来说,自个体呱呱坠地一直到魂归西天,心脏都在跳动,此乃阳之所在。</p>
几百个青铜簋里装着几百颗心脏,放在一个圆形的土坑里面,这一放就是三千年。</p>
试想一下,在翻滚的开水中,心脏被煮熟,连同青铜簋一起埋入地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世界,随着神秘的自然力量上下浮动,是何等摄人心魄的场面。</p>
或许,古人追求的正是这种效果。</p>
听了我的分析,白若雪嘴都咧到耳朵根了。</p>
“这也太变态了。”</p>
随即,她提出了一个问题:“俗话说逝者安息,以静为要,为什么要这么做,还能安息得了吗?”</p>
我想了想说:“你说的固然没错,但所谓阴阳关键在一个‘易’字,有阳必有阴,这就像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是配套的。”</p>
“少来,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呸。”</p>
本来我就是打个比方,没有别的意思,没想到白若雪竟然想歪了,咬着牙骂了我一句臭流氓。</p>
我没搭理她,继续说了下去:“左阳右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我们的右边应该还有一个类似的葬坑。”</p>
闻言,白若雪不由一颤。</p>
“怎么?杀人不眨眼的白家二小姐也有害怕的时候?”</p>
“谁害怕了?你才害怕了呢。”</p>
“那就好,一会可别仔扑倒我怀里了,我已经名草有主了。”</p>
“想得美,谁稀罕。”</p>
当下,我们就开始寻找起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发现,墙上出现了一个小圆门,高约一米,宽六十公分左右。</p>
白若雪说:“这是黑庭子。”</p>
我看向她:“这你也知道?”</p>
“那当然了,别忘了我是干什么的。”</p>
黑庭子其实一直沿用到了当今社会,爷爷和爹走的时候,墓穴里面就有黑庭子。</p>
这道小门叫阴阳门,在墓穴里面起着连通阴阳的作用,左边叫做明庭子,右边叫做黑庭子。</p>
阴阳门是供阴魂进出的通道,活人不能通过,否则可能会倒大霉,甚至有血光之灾。</p>
白若雪说:“咱们怎么过去?”</p>
我对她说:“如果阴阳门没有了,不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吗?”</p>
聪明人就是不一样,一点就通,白若雪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砰砰”两脚踹了上去。</p>
“哗啦”一声,墙壁破裂坍塌,一个一人多高的洞口赫然出现在眼前。</p>
阴阳门连接明庭子和黑庭子,但其实只有薄薄一层,也就五六公分厚,根本不用太大劲就能踹开。</p>
里面同样有很多木柱,与外面大同小异,不再细表。</p>
黑庭子里也有一个土坑,是月牙形的,和明庭子的圆形土坑相对应,恰到好处。</p>
“这是日月同辉,真是妙啊!”我没忍住感叹了一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