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内的烟尘太重了,如果防护不当,是有可能会得尘肺病的。</p>
而尘肺病别说是在这个时代了,哪怕是后世,那也几乎是不治之症!</p>
如果钱不给够,水泥厂肯定是不好招人的!</p>
人牙子闻言,嘬了嘬牙花子,摇头拒绝道。</p>
“你们不做便罢了!有的是人做!”</p>
“加钱是不可能加钱的!”</p>
人牙子只是一个负责招工的中介,工钱是主家开出来的,他可没有资格增减。</p>
还有就是,虽然水泥厂招工难,但也得分地方。</p>
像是淮安这样的大城市,根本不缺劳动力。.</p>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p>
总会有穷的没办法的人,为了钱而不在意自己的健康的。</p>
看着摆着手,快步离开的人牙子,丁家叔侄两人面面相觑。</p>
可却也没有多在意!</p>
淮安城内的工作机会多了去了,他们没必要着急。</p>
就在这时候,劳务市场中心位置忽的发生了些骚乱。</p>
大量的人群向着市场中心涌去,那边好像是发生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p>
丁家叔侄也是顺着人流涌了过去。</p>
就见人群之中,站着一个身宽体胖的中年人。</p>
“招工!招工!”</p>
“招收有经验的伐木工,或者是伐木学徒,熟练工人每月基础工资四块银元,学徒两块银元,管食宿,承诺每天都能吃到肉。”</p>
“并且,只要工人每天能够完成预定的任务,再有额外完成的工作,伐木场会在原有的工资基础上,再加钱,算是加班工资,多劳多得!”</p>
一道道目光汇聚在这个中年人身上。</p>
很显然,他开出的条件足够的优厚,优厚到大部分都无法拒绝的程度。</p>
忽然,人群中有人像是想起来了什么,扯着嗓子开口询问道。</p>
“是哪里的伐木场啊?”</p>
中年人目光环视一圈,开口吐出两个字。</p>
“辽东!”</p>
中年人此话一出,原本汇聚在一起颇有意动的人群,瞬间散了大半。</p>
中年人开出来的条件确实足够优厚,但辽东那地方实在是太远了,还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p>
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背井离乡前往辽东务工!</p>
但也有人并没有散去,依旧围聚在四周,瞅着热闹。</p>
丁家的两叔侄便是如此,站在人群中,等候着中年人继续说些什么。</p>
丁阿伟拽着自己三叔的袖子,满脸好奇的开口询问道。</p>
“三叔,咱们不走还在这里等什么啊?”</p>
丁长寿摇摇头说道。</p>
“走什么走?是这伐木工给的待遇不够好吗?”</p>
“四块银元啊那可是!”</p>
丁阿伟挠着脑袋询问道。</p>
“可是,伐木场是在辽东啊!”</p>
丁长寿笑着说道。</p>
“阿伟啊,你这就不懂了吧?!”</p>
“其实啊,在那里做工都无所谓的,只要给钱够,离家远些也无所谓,反正我们就算是在本地做工,也不可能经常回家。”</p>
….“还不如干脆跑的远些,多赚钱些呢!”</p>
“淮安本地的工价,差不多就是每个月两块多的银元,只有水泥厂这样对身体有害的地方,工价才能开到三块。”</p>
“而去辽东虽然苦寒了些,但我们去辽东是打工的,不是过日子的,只要工钱够,管他苦寒不苦寒呢。”</p>
丁阿伟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p>
和丁长寿有差不多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在中年人宣布想要做工的,来找他报名之时,一下子便有很多人涌了上去。</p>
“我要报名!”</p>
“我也要报名!”</p>
“……”</p>
吵吵嚷嚷之中,差不多有两三百条汉子报名准备前往辽东的伐木场干活。</p>
接下来,一群人便簇拥着那名中年人,前往官府做公证,并在官府的监督下签订契约。</p>
这个时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并不发达,不识字的百姓也有很多,为了防止大明百姓被不良奸商坑害,甚至是拐卖。</p>
在签订用工契约的时候,需要官府来做一下公证!</p>
说白了,也就是官府背书,来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人的利益和安全。</p>
虽然现在大明还没条件推出劳动保护法,但确保工人们能在辛苦劳作之后,能将应得的工钱拿到手,却还是没问题的。</p>
负责招工的中年人在淮安城内找了一家酒楼,定了几桌席面好好的让工人们吃了一顿。</p>
在休息了一晚上之后,一群人启程向着连云港的方向而去。</p>
准备要从连云港出海,然后走海路转往辽东!</p>
……</p>
看着运载着大几百号青壮工人的船只扬帆远航,前往辽东,那名负责招工的中年人站在码头上,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p>
进而转头对自己身后的一名身穿官袍的青年开口说道。</p>
“李大人,等这些工人到位,朝廷在辽东的伐木场大概也就能开工了!”</p>
李姓青年官员点点头说道。</p>
“你做的不错!”</p>
“能一口气招到这么多人,你功不可没!”</p>
“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要被朝廷调往辽东了。”</p>
青年官员没头没尾的说了这么一句不着边际的话。</p>
中年人闻言,转过头来询问道。</p>
“李大人这是要高升了?可高升去辽东那地方……”</p>
青年官员摇摇头说道。</p>
“确实是要升官,据说朝廷是要调派我去辽东,负责朝廷在大连的造船厂的兴建事宜。”</p>
“虽然辽东那地方是苦寒了一些,但用陛下的话来说,年轻人就是要冲在建设新大明的第一线上!”</p>
“要敢吃苦,能吃苦,这才是青年人的好榜样!”</p>
青年人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心中的想法却和嘴上的说法不同。</p>
他的出身并不好,平民家庭出身的他虽然通过了朝廷的科举,算是入仕为官了。</p>
但现在他也只是一个基层的八品是官,其实就是吏。</p>
….只是现在大明官吏不分家,吏员也有了升迁的通道,这才显得他算是个官。</p>
可即便如此,由于他的出身,即使作出了成绩,升迁的机会也很难轮得到他。</p>
他只能是苦熬资历,看将来有没有可能通过熬资历来获得升官。</p>
但是,现在却是有一个机会摆在他的面前。</p>
在连云港,他只是一个八品小吏,但他若是主动请求调往辽东任官,却是能被提拔一级,拥有从七品的品级。</p>
并且,还能拥有一个可以作出成绩来的具体差事!</p>
负责监督大连造船厂的营建事宜,这事情若是做好了,说不得他还能再升一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