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啊!”</p>
一大清早,几十个百姓抬着四具尸体来到了巡抚衙门前。</p>
“戚家军进村抢劫!杀人!侮辱妇女!连十几岁的小闺女都不放过!请青天大老爷做主啊!”</p>
朱栽圳、胡宗宪等人闻声来到了衙门口。</p>
朱栽圳问:“怎么回事?”</p>
其中一个老头说道:“敢问您是?”</p>
胡宗宪道:“这位是景川王殿下!”</p>
老头磕头如捣蒜:“王爷可得给我们做主啊!小老儿是杭州府萧山县瓜沥乡赵家村的里长。</p>
昨日上晌,一百多个穿着鸳鸯战袄,扛着刀枪的兵进了村。</p>
他们自称是什么戚家军。说前一阵在杭州打了胜仗,让我们拿银子劳军。</p>
我们小老百姓,哪里有银子。好容易全村凑了五十贯铜钱。</p>
那些当兵的就火了,在村里抢劫财物。男人拦着他们,他们提刀就砍。见到女人他们就往上扑啊!</p>
两个时辰功夫,村里人被他们砍死了四个!砍伤了二十多个!</p>
女人被那群畜生轮着侮辱了十几个。连十几岁的小闺女都没放过!</p>
请王爷给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做主,严惩戚家军!”</p>
朱栽圳听完一愣,他不相信戚家军的士兵会做出这种事情来。</p>
戚家军军令极严。编练期间,除了唐顺之、戚继光,其余任何人不得出军营半步。</p>
怎么可能跑到萧山县去杀人、抢劫、侮辱妇女?</p>
朱栽圳看到衙门口走来许多看热闹的杭州城老百姓。</p>
他连忙道:“老人家,诸位乡亲,你们到巡抚衙门内说话。放心,我绝对会为你们做主。”</p>
朱栽圳这是在用后世的法子,先控制谣言的源头,再进行事件处理。</p>
谣言这玩意儿,就像是个会千变万化的怪物。</p>
谣言一旦发酵,谁家病死了一只鸡,传来传去能传成谁家出了一只金凤凰,掉进茅坑里淹死了。</p>
所以,有些谣不能辟,只能冷处理。越辟谣言传得越离谱。</p>
一众村民跟着朱栽圳进了府衙。朱栽圳将里长叫到了大堂问话。</p>
朱栽圳问:“老人家,你说是戚家军的人烧杀淫掠。可有证据?”</p>
里长答道:“他们打着的旗子上,绣着一个‘戚’字。自称是戚家军的人。这还有假?”</p>
朱栽圳又问:“那群汉子是哪里口音?”</p>
里长答道:“听上去像北方人的口音。”</p>
朱栽圳道:“是栽赃!老人家,戚家军几乎全是义乌人。怎么可能操北方口音?”</p>
里长道:“王爷不是说要为草民们做主么?怎么回护起戚家军来了!我们村的人不能白死!我们的村的姑娘不能白被侮辱!”</p>
朱栽圳跟胡宗宪对视了一眼。</p>
朱栽圳心道:看来是有人栽赃,故意败坏戚家军的名声。这是冲着我来的。</p>
与汪直的大战迫在眉睫。如果派人去萧山县大张旗鼓的查,难免把事情闹大。</p>
事情一旦闹大,裕王党那群人一定会借机上折子攻讦戚家军,攻讦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