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62章 拿银子防止谣言扩散

第62章 拿银子防止谣言扩散

不如学学后世......拿钱摆平当事人,舆情冷处理。</p>

想到此,朱栽圳喊道:“去军营,请戚将军来。”</p>

不多时,戚继光进得大堂。</p>

朱栽圳问:“戚家军这两日是否有人离开杭州外出?”</p>

戚继光答道:“禀王爷,戚家军全员九千七百零七人。这两日只有两人因练兵时受了轻伤,在营房中静养。</p>

其余人等,每天都在校场演练鸳鸯阵。我戚家军的军法及严,无事离开营房者,视同逃兵,立斩!..</p>

不可能有百人离开军营。更别提离开杭州城了。”</p>

朱栽圳道:“老人家,听到了吧?告诉你吧,是有北方的土匪流窜到杭州,冒充戚家军行凶!”</p>

里长道:“那就请王爷下令,缉拿凶手,为本村村民报仇。”</p>

朱栽圳道:“这是自然。对了,你们村有多少户,多少人?”</p>

里长答道:“本村有六十户人家,大约三百人。”</p>

朱栽圳道:“你们遭此大难,我不能不管。这样吧,每户发银子一百两。另外,你们那个村子既然已经被土匪盯上了,就已经不安全了。</p>

胡部堂,你在浙西找个地方,将赵家村西迁安置。每户在浙西发给良田十亩!”</p>

里长先是大吃一惊,随后欣喜若狂!</p>

要知道,杭州城内的中等富民,都不一定有一百两银子的家资。浙西的好地,一亩十五两,十亩就是一百五十两。</p>

等于整个赵家村的村民都一夜暴富了!</p>

相当于后世二十年的棚户区要规划cbd。棚户区的老百姓赶上了拆迁!</p>

里长忙不迭的给朱栽圳磕头:“小老儿代全村三百乡亲,多谢王爷的大恩大德!”</p>

朱栽圳却道:“不过我是有条件的。你们迁到浙西,不准谈及两天前的那场灾祸。哦,我是怕土匪听到风声,跑到浙西报复你们。更不准提戚家军如何如何。”</p>

里长道:“这是自然。”</p>

拿银子冷处理的方法果然奏效!</p>

朱栽圳吩咐刘五七:“你领着这些村民去藩台衙门,找王国光办这件事。”</p>

刘五七领着里长走后,胡宗宪不解:“王爷,您为何不下令彻查此事?明摆着是有人栽赃戚家军。”</p>

朱栽圳道:“查是一定要查的。不过先要用银子堵住村民的嘴,省得谣言发酵,朝中有人借此做文章。</p>

在戚家军身上,我先后花了近二百万两。安抚那些村民,发银子加给他们买田,一共花不了一万五千两。</p>

孰轻孰重还不是一目了然?”</p>

胡宗宪深思熟虑一番后,赞叹道:“王爷高论。”</p>

朱栽圳又让人找来了陆绎,跟他说明了状况:“陆绎,你立即带人去萧山县,查是谁假扮戚家军,在赵家村烧杀淫掠的。”</p>

陆绎拱手:“是,属下立即动身。”</p>

其实,是谁栽赃戚家军,朱栽圳心中大体有数。</p>

无非是在给他使绊子,阻止他平定东南倭患。</p>

朱栽圳心中暗骂:朝廷里的那群人,为了一己私利,连东南抗倭的大事、四省千万百姓的死活都能当成政治博弈的筹码!</p>

怪不得后世史家有言,明亡于党争呢!</p>

等着吧,等我收拾完了东南的倭寇,回了京就收拾你们!</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