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李思文是个谨小慎微的浊官,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p>
他的战略意图是要拿庐陵王一家老小来冒险。</p>
徐敬业想要打起庐陵王的旗号来,但如果庐陵王被裹挟到江南来,却选择了忠于武则天,而且带领百姓抗击反贼,誓死守城,那么徐敬业所谓的师出有名,也就彻底瓦解了!</p>
“可是魏思温……怕是不会让府君如愿以偿……”</p>
李思文呵呵一笑:“我与魏思温打过交道,其人却是奸猾狡诈至极,但对付这种人,千万不要跟他耍心眼,遇上这种花里胡哨的人,真诚简单,才是最有效的应对之法。”</p>
虽然只是短短交谈,但李秘由衷佩服起李思文来了。</p>
这个人有着极强的大局观念,又足够忠贞,粗中有细,大智若愚,是个极其合格的封疆大吏。</p>
“是李秘多虑了,金陵有府君镇守,乃是大唐的福气!”</p>
李思文摆了摆手,谦逊了两句,当即让佐贰官拟写通告。</p>
那佐贰官就在一旁的桌子上唰唰书写,李秘倒是有些好奇起来。</p>
“府君,怎么不去官署办公?”</p>
李秘其实早有疑惑。</p>
这刺史府虽然修造得极其气派,但不像官署,更像前任刺史的私宅。</p>
李思文从一开始就解释,甩锅,说是前任刺史修造的,并非自己的宅子,应该也是知道这私宅的规模多少有些僭越了。</p>
“李补阙没来过金陵吧?”</p>
李秘讪讪一笑,点了点头。</p>
“很多人都将江宁当成润州的治所,这些都是前朝留下来的旧印象了……”</p>
“润州真正的治所在丹徒县,官署也在丹徒县……”</p>
“丹徒县?那为何府君要来江宁?”</p>
“因为江宁是金陵门户,江宁守不住,升州城也就保不住了……”</p>
“所以,府君将所有兵马都带来江宁,彻底放弃了丹徒?”</p>
李思文摇头苦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p>
沉默片刻,李秘到底是咬牙开口道。</p>
“府君,李秘不懂军事,按说不该乱提意见,但李秘有个疑问……”</p>
“魏思温建议徐敬业直取洛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害怕分兵……”</p>
“府君集中兵力把守江宁门户,应该是正确的。”</p>
“但……攻防有别,攻击之时,战线应该如同刀尖锥子一般,而防守则如同水流一般。”</p>
“如果将兵力全都集中在江宁,这里就会变成一座孤城,就算他们打不下来,也可以围困,届时该如何是好?”</p>
李秘虽然不懂军事,但看过很多战争片,对历史上一些经典战役也记忆犹新。</p>
其实还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p>
刀枪剑戟都做成尖头的,而盾牌却做成圆形的。</p>
这就是攻与防的精髓所在,这应该是个常识。</p>
或者说,对后世灵魂的李秘而言,是个常识。</p>
至于放在古代,放在具体的情况之下,李秘就不得而知,这也是他疑惑的点。</p>
李思文苦笑一声,朝李秘道:“李补阙且随我来,待我慢慢与你讲个仔细……”</p>